复合生物滤池净化HS和NH混合恶臭气体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o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生物滴滤池与生物过滤池组合而成的复合生物滤池新工艺同时处理含酸性气体H2S和碱性气体NH3的混合恶臭气体,研究了复合生物滤池的主要工艺条件,生物相(并进行了优势菌种鉴定),机理和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滤池具有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采用表面经化学药剂优化处理后的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分别作为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的填料,通过研究复合生物滤池在不同进气量、进气浓度、喷淋量、填料层高度条件下对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净化效果,从而得出复合生物滤池的最佳运行条件。在喷淋量为4.56L/h和通气浓度H2S为11~47mg/m3、NH3为15~20mg/m3条件下,气量在1.0m3/h(空塔速度31.85m/h,空塔停留时间113s)时去除效果最好,H2S和NH3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7.3%,出气H2S和NH3分别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和一级排放标准。研究发现,在生物滴滤池的0~60cm填料段和生物过滤池的0~60cm填料段,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去除量占了总去除量的80%以上。本实验装置停止运行45天后,在4天内恢复到80%以上,说明其抗冲击负荷性能很好。 研究复合生物滤池中的生物相,发现在生物滴滤池中不同填料层高度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群也不同。通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复合生物滤池中优势菌种进行鉴定,鉴定出净化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优势菌种:生物滴滤池中为球形芽孢杆菌,热葡糖苷酶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ATCC9341);生物过滤池中优势菌种为聚多曲霉。 对复合生物滤池进行了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提出“生物沸石理论”,并将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的“二级基质利用”理论首次运用到生物滤池中,从而为生物滤池的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对复合生物滤池的机理分析,建立并推导出复合生物滤池的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之一,随着仿制药出口贸易规模的逐步加大,仿制药的国际注册竞争也日益加剧,这对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市场准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制药企业面临的风险更高。2005年,ICH将风险管理正式纳入药品GMP监管体系,并颁布了《Q9质量风险管理》,为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等提供指南。查阅各种文献发现中国对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创面主动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临床应用剂型以喷雾剂和冻干粉剂为主,存在易于失活、无法实现缓释等不足。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无纺布膜的形态,具有高孔隙率、良好的阻菌性和透气性,以及可仿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特性,是制备生物活性创面敷料的理想材料。但现有工艺存在制备过程繁琐,不适合规模放大,药
学位
该文介绍了学科交叉团队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验室研究经费、平台共享、政策制定等多方面得到的支持。通过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科交叉团队在拓展实验室研究方向、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时期,总结学科交叉团队培育经验,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具有其它传统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该技术走向实际应用之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开展研究,如对氮氧化物(NOx)的脱除率不高,从而导致脱氮的能量效率低。本文采用向放电反应器添加氨气(NH3)和丙烯(C3H6)气体,反应器配置两套电极系统,即针-板脉冲放电场活化电极系统和线-板脉冲放电场系统,以达到提高NOx的脱除效率的
学位
多氯联苯是一类毒性很强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的转化和去除途径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N03(硝酸自由基)是夜间大气环境中的一种重要自由基,研究它与联苯和氯代联苯的反应机理,有助于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多氯联苯在有N03自由基存在时的转化规律。本文采用纳秒级激光瞬态光谱技术,以联苯和4.氯联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了乙腈溶液中联苯(或4一氯联苯)的266nm激光瞬态光谱以及硝酸铈铵355n
学位
学位
  以NH4HCO3、SnCl4·5H2O及商品TiO2为原料,通过水解沉淀法制备了TiO2-SnO2二元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复合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H4HCO3加入速度、Sn4+初始浓度、NH4HCO3的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一系列操作参数对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了复合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操作条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制备了TiO2与SnO2质量比为4:1-10:1的七种复合催化剂,将此七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