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观察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的损伤,探明PP2A和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睾丸损伤中的作用,并探究左卡尼汀是否通过PP2A和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大鼠睾丸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 法]54只250±1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20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和环磷酰胺+左卡尼汀组(先腹腔注射左卡尼汀100 mg/kg,1h后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于给药结束后3d、7 d、2 w、4 w四个时间点灌注后取睾丸。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睾丸中SET、PP2A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变化。[结 果]与Vehicle组相比,环磷酰胺组,通过H-E染色发现大鼠睾丸的组织结构变化:生精小管结构明显改变,管壁变薄、各阶段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间质细胞分散且数目减少;环磷酰胺+左卡尼汀组中各级生精细胞虽也存在数量减少,但不如环磷酰胺组严重且生精小管结构基本完整。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各组生精小管中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支持细胞以及间质细胞中均观察到SET、PP2A、β-catenin的免疫阳性表达物。与Vehicle组相比较,环磷酰胺组中SET表达在3 d和1 w表达水平下降随后略有增加,而PP2A则先增加后又减少,β-catenin表达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先减少后增加。环磷酰胺+左卡尼汀组的上述指标变化与环磷酰胺组相反。Western blotting实验发现,与Vehicle组比较,环磷酰胺组的SET表达从3d开始下降,7d继续下降(p<0.05),2 w时降至最低水平(p<0.001),4w时仍略低于Vehicle组(P>0.05);而环磷酰胺组中PP2A表达从3d时开始升高,7d持续升高(p<0.01),2 w时达到峰值(p<0.001),4w时仍略高于Vehicle组(P>0.05),SET与PP2A呈反方向变化;环磷酰胺组中β-catenin的表达从3 d开始下降,7 d继续降低(p<0.05),2 w时降至最低(p<0.001),4w时开始恢复,但仍低于Vehicle组(P>0.05)。同一时间点与环磷酰胺组相比,3 d时环磷酰胺+左卡尼汀组的SET表达略低(P>0.05),7 d时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2w升至最高水平并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p<0.001),4 w逐渐降低且高于4 w的环磷酰胺组;PP2A表达与SET呈反方向变化,3d时开始降低并且在7d时低于环磷酰胺组(p<0.001),2w时降至最低(p<0.001),4w开始升高但仍低于环磷酰胺组。β-catenin表达从7 d开始升高并高于相同时间点的环磷酰胺组(p<0.01),2w时达峰值且高于环磷酰胺组(p<0.001),4w略有下降但与环磷酰胺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 论](1)环磷酰胺可通过PP2A和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大鼠睾丸造成损伤。(2)左卡尼汀可以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的损伤,可能经由PP2A和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