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种社会互构论的视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gr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试从社会互构论的视野出发,运用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揭示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机制,具体展现这种机制在市民化不同领域的运作,并探讨由这种机制运作所决定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与前景。 研究认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结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安排、经济环境和舆论态度,个人/行动因素包括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而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则体现为一种作为行动者的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密切互构共变的过程。具体来说,社会结构对农民工的行为适应既具有制约性,如收容遣送制度对农民工进城的拒斥、城市就业政策对农民工的排斥、城市义务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等;也给农民工留下了一定的行动空间,如城市非正规就业领域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城市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默认不合法的民工子弟学校等。在这种结构性背景下,农民工也展现出巨大的主体能动性。他们为了追求自身生活目标,根据具体的行动情景而灵活采取各种策略,如面对收容时的“逃避”、在没有文化技术优势又缺乏高质量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埋头苦干”、子女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歧视就自己“创造”民工子弟学校这一新事物、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变通默认”民工子弟学校、通过非制度化或制度化的“抗争”行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等。同时他们也积极利用了各种行动资源,如个人的经济、人力、社会资源等,以及在特定行动情景下对社会舆论力量、政府关注等资源的运用。众多农民工的这种适应行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其个体发展需求,而且带来了结构性的后果,在参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断拓展着他们自身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经济与舆论空间,如收容遣送制度走向瓦解、城市义务教育制度逐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政府日益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农民工从而可以在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下继续市民化。农民工就是在这种个人与社会的密切互构中逐步走向市民化。 自1980年代中后期农民工进城以来,农民工市民化的互构机制就开始发生其历时运作,这种互构运作的当前结果就体现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这种现状还将通过互构机制的继续运作进一步决定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前景。由于个体农民工之间在市民化意愿与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代际农民工面临的结构性背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个体农民工在市民化进度与程度上是存在分化的。从现状来看,只有极少数农民工达到了市民化或准市民化,部分人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绝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城市边缘化状态,还有部分人返回了农村。展望未来,目前的边缘化农民工能上升至半市民化,甚至准市民化、市民化程度的总是少数,因为他们的文化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他们中的大部分将长期维持一种城市边缘化状态,并在失去年龄体力优势时,陆续重返农村。尽管如此,从代际更替的角度看,农民工所处的市民化环境总体上不断走向更加开放与公平,市民化意愿和能力也一代强于一代,所以,他们将一代比一代有更大的比例实现市民化,一代比一代的整体市民化程度更高。 最后,文章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蓄水池”模型,并认为,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防止边缘化农民工累积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应采取给予农民工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尊重其首创精神、加快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与权利、积极发展小城镇等措施。
其他文献
1990年代中后期至税费改革之前,乡村社会出现维权型上访主导的信访小高潮,不过,此时期的农民上访问题并没有对基层治理构成太大威胁,主要原因是间接治理模式的维系给乡村基层政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抚顺矿业集团页岩炼油厂φ8.4 m×58 m回转窑炉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套ATP工艺主体设备,该窑炉通常叫做ATP炉,用于加工处理12 mm以下小颗粒页岩.2017年10月发现ATP炉固定端和浮动
本文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 对于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首先对其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再逐步分析城市居民对构成社区整体环境
山东鲁南煤城,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第一支股票、第一列火车、第一个港口、第一艘轮船……从小到大,这些的符号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光阴荏苒,曾经挂在嘴边的骄傲与自豪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淡化了。直到一年前的一天,我无意中来到一个老厂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曾经整洁的厂区现在是齐人高的荒草遍地,曾经高大宽敞的厂房多数已是断壁颓垣,曾经川流不息的人们已经不见,仅剩下几只鸟儿偶尔飞过,曾经轰鸣作响的机器管道已经锈
党的十七大深刻指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 The 17th CPC N
落实十七大精神,是要通过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十七大精神产生预期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落实”与否,与基层领导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他们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将文化自信放在了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位置上,高校教师因其肩负着文化传递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责任,成为增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焦点。安徽省作为文化强省,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