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恐怖主义危机传播的话语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来自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恐怖主义问题。新疆作为中国反恐的前沿阵地,一再成为中国政府、媒体、全国大众、乃至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恐怖主义这个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安全、政治或者法律范畴。它还是一系列的话语事件,是一种危机传播现象。媒体通过话语建构人们对社会危机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影其行为方式,参与社会安全现实的再构建。目前从话语角度进行恐怖主义传播研究的主要涉及语言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领域。研究大都围绕单一事件或几个事件进行单向度的或对比的媒体话语研究。有关国内的研究更集中于内地发生的暴恐袭击事件的话语传播。施旭将话语定义为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言语交际事件。先前的文献缺乏对新疆恐怖主义危机话语传播进行动态的、整体的以及从文化语境出发的研究。本研究的主题要求同时关注话语、传播、危机之间的关联性。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借助于中国话语研究、危机传播管理以及危机反应策略等话语研究和危机传播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搭建起新疆恐怖主义危机传播的话语研究框架,并依据这个框架认识媒体的恐怖主义话语在新疆安全现实构建中的作用,并分析、探究新疆恐怖主义问题上国内媒体传播和中美话语博弈中的话语言说行为的特点、经验与不足。本研究试图回答3个方面的问题:(1)新疆恐怖主义话语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言说特点及不同媒介话语言说的差异与问题;(2)新疆恐怖主义话语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危机传播特征及不同媒介传播的差异与问题;(3)新疆恐怖主义问题中美博弈的话语布局特点与策略使用,以及话语言说反映出的文化特质与话语权势关系。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自1949年到2014年的涉疆涉恐报道255篇;社交媒体微信个人终端收集的2014年涉疆涉恐微文154篇;以及中美新疆恐怖主义话语博弈相关美国《反恐形势国别报告》涉疆内容、中国恐怖主义组织的国际认定、关塔那摩监狱"东突"嫌犯遣返、伊力哈木案等四个典型案例的语料。研究结果显示:(1)就话语的历史性来看,新疆的恐怖主义话语言说体现出了4种变化:从阶级性到法理性到政治色彩的变化;从党政性到群众性的民主化转变;话语渠道的多样性发展;言说内容从重社会和谐民族关系到关注真相告知到事实与价值维度双导向结合的话语传播模式的演变。(2)就话语的文化性来说,中国主流媒体的新疆涉恐话语传播体现了一种局部危难、整体积极的辩证时局观念,展示了坏事变好事的社会向好发展的实质。此外,涉疆涉恐的话语传播还流露出中华传统文化中"仁"、"和"的道德标准。在中美话语博弈中,中方话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礼有节"等态度,典型地说明了中国文化崇尚和谐、平和、中庸的话语言说传统,体现了儒家"立德"的伦理性话语观,反映了中国设身处地"考虑他者"的"处事"哲学。而美方的话语言说则反映了其崇尚"个人主义"、"民主"与"霸权"的文化特质。(3)就危机传播而言,相比较来说,在2009年的7 · 5事件之前,主流媒体的传播更多体现的是"信息流",即涉恐话语传播以真相通报为主;7·5事件之后,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更多呈现的是"影响流",即涉恐话语传播以疏导为主。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对大众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影响是跨越式发展阶段危机传播的一个特征。就价值维度与事实维度的话语传播比例来看,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社交媒体,在价值修复层面的作用发挥都还是相对局限的。(4)新疆恐怖主义问题的中美话语博弈中处处流露出美国打着维护国际安全的旗号但实际上为了其国家利益不惜牺牲国际安全环境的伪善本质;以及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对"命运共同体"的关注与主张。双方的话语言说差异体现在时局观念、安全观念、话语言说目的、以及言说主题的国际定位等方面。(5)就恐怖主义话语传播与社会安全现实构建来说,媒体涉恐话语传播对广大民众的社会安全认知构建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对社会安全现实整体向好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6)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近年来对涉疆涉恐话语的高密度传播,导致民众对社会安全、对新疆、对维吾尔族产生巨大的恐慌心理。这与传播中价值与事实维度的失衡不无干系。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涉及新疆社会危机的负面信息超载,话语言说者身份缺乏多元,且内容中充斥着噪音,未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主流媒体中话语官味太重,缺少专家学者多方位的深度引领。而在中美话语博弈中又显得中方话语权威不足,无法有效参与议题设置,处处被动,不能达成话语交际目的。论文最后提出科学构建新疆恐怖主义话语言说体系的可行性建议:中国涉疆涉恐的话语传播,对内,在真相告知层面要发挥专家学者的认知引领作用;在价值构建层面要加大力度,修补信任,构建有利于社会安全的舆论环境。对外,中国的政府官员,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权威人士要积极发声,以其权威的话语身份争取国际社会以及媒体的关注,争夺话语权,提升话语言说效果。另外,还建议开展全社会不同民族、信教与不信教群众共同参与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媒体平台大讨论,鼓励不同声音的交织与争论,形成开放、动态的教育过程,正确认识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健康构建新形势下的民族关系。这将对新疆的社会安全构建,对新疆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对中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反恐话语言说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并论证了"新疆恐怖主义话语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并突破了恐怖主义研究的传统批评话语分析或传播学的单一视角模式,以及对恐怖主义危机只针对个别恐袭事件的研究局限。在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主流媒体历时研究法,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共时比较法,中美新疆恐怖主义话语的对比研究法;结合了话语分析、危机传播等跨学科知识,使整体、历时、辩证地分析新疆恐怖主义话语的媒体传播成为可能。话语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言语交际事件。中国主流媒体的历时比较法和中美话语博弈的对比研究就是为了更科学地关注新疆恐怖主义话语在历史性和文化性上的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对转向东方的概念进行了厘清,指出俄罗斯转向东方是外交和经济的转向,不是文明文化的转向。转向东方的目标不是离开欧洲,而是在继续发展与欧洲关系的同时提高亚洲的地位
<正>2016年8月29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转轨经济专业委员会、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及《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在复旦大学共同举办"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常见的视觉障碍情况,为临床早期行眼部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脑瘫患儿的视觉康复。方法:对223例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眼位及眼球运
<正>1、殿堂造定义讨论殿堂在《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中没有明确定义,学界对此至今争论未休。通常的观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用材等级高;内外柱同高;使用平棊、平闇等
2016年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美韩又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使朝鲜半岛局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使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俄罗斯对朝鲜核试验和
明、清官式琉璃艺术概论(上)刘大可引言明、清官式作法是明、清两代在营建都城和宫殿的数百年活动中,在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建筑艺术,融汇各地区(以山西和江南地区为主)的优秀作法之
发展与安全是普京治下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两大核心要件,而捍卫、发展国家利益,是俄罗斯旨在实现普京强国战略终极目标的基本着力点。普京总统曾经有过发展利益优先的实践,且成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总结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在两个临床中心同时进行调查,采集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类型、四诊信息及相关因素,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
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主流的代表,长期雄踞全球电影市场之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势的传播力度和传播优势。从好莱坞电影输入中国开始,丰富、独特的中国文化就始终是好
多齿膦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丰富的配位模式,同时具有多个配位点及可变的配位方式和可调控的分子变形性,所得产物在医药、催化和光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设计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