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基萘和氮杂环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制备与光物理性质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光学显示领域备受广泛的关注。目前应用于OLED发光材料的主要是Ir3+、Pt2+、Ru2+和Os2+等金属配合物,然而这些金属价格昂贵、储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OLE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开发新的廉价高效的光电材料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分别以1-溴萘、邻二溴苯和1-叔丁基吡咯为底物,采用有机锂试剂和格氏试剂制备得到二苯基萘基单膦配体、二苯基膦基咔唑N/P双齿配体和吡咯基双膦配体,分别与卤化亚铜反应得到一系列中性亚铜配合物。采用核磁、单晶X射线衍射、质谱(MS)、红外(IR)、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UV-vis)、荧光(PL)光谱等对配合物的结构、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第一章绪论介绍OLED的产生、分类、结构及发光原理。简述近年来OLED的发展方向,介绍有机发光二极管磷光材料的选用、俘获三线态能量的方法和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现象产生机理,着重介绍了被用于OLED器件中的含磷配体的卤化亚铜配合物研究现状。基于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章1-二苯基膦萘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发光性质以1-溴萘为底物,与正丁基锂反应得到1-萘基锂化合物,与二苯基氯化膦反应得到1-(二苯基膦)萘配体,将配体与卤化亚铜以1:1的摩尔比在二氯甲烷中常温反应制备了四核四配位碘化亚铜配合物、单核三配位溴化及氯化亚铜配合物。固体配合物在室温下发蓝光(λmax=423-463 nm),配合物的发光来源于(σ+X)→π*跃迁。三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第三章3,6-二叔丁基-9-(2-二苯基膦)苯基咔唑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发光性质以邻二溴苯为底物,先通过碘化亚铜催化的C-N偶联反应得到1-溴-2-(3,6-二叔丁基)咔唑基苯,再与丁基锂试剂和二苯基氯化膦反应得到3,6-二叔丁基-9-(2-二苯基膦)苯基咔唑配体,然后与卤化亚铜以1:1的摩尔比在二氯甲烷中反应制备了三种新的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常温下,三种配合物在固态下发蓝绿光(λmax=488–493 nm),具有小的S1-T1能级差(0.061-0.113 eV),发光机理属于TADF。热失重曲线显示三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第四章1-叔丁基-3,4-二(二苯基膦基)吡咯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以叔丁胺和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为底物,合成了1-叔丁基吡咯,再与三溴化磷反应,得到了1-叔丁基-3,4-二(二溴膦基)吡咯,最后与格氏试剂反应得到了1-叔丁基-3,4-二(二苯基膦基)吡咯配体,然后常温下将双膦配体与卤化亚铜按照1:1的摩尔比在CH2Cl2中反应得到了三种新的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发射光谱表明,292 K下,三种配合物分别发橙红、蓝和绿光。热失重曲线显示三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自从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已经获得了科学界和产业界极大的关注。二维材料具有各种特殊的优异性能,比如规整的孔隙结构、良好的机械强度、巨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
众所周知,l1优化问题在压缩感知、图像处理和数据优化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压缩感知对信息量庞大的信号、图像等的获取、传输与存储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
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电气设备的不断小型化极大的促进了无线体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BAN)的发展。WBAN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现有医疗保健系统带来
分级孔炭(HPC)是一种具有微、介、大孔相互交联的炭材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HPC的传统制备方法有外加模板法或化学活化法,但往往存在步骤复杂、
随着视频、IP、网络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传输速率与带宽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大量增加光传输/接入设备能极大满足当前需求,这也导致光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光网络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普遍面临着信贷激增的问题。当信贷超过经济基本面的正常需求时便会对东道国的银行体系产生冲击,危及宏观经济稳定性。而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
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增强的长期演进)作为真正的4G标准技术,标志着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旨在于满足日益剧增的社会需求,并进一步推动
目的分析食管癌的流行趋势,探讨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预防食管癌的发病及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并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
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简称USV),是一种无人操作的水面舰艇,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目前各国都竞相研制无人艇。我国也紧随美国、日
会议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手持智能终端设备迅速普及,用户对移动宽带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无线蜂窝网络必须具备高速率、大容量、高服务质量的特点。鉴于此,D2D(Devic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