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词苑,琼葩竞放。作为宋元鼎革之际独秀江东之遗民词人的张炎,作词虽取法白石,亦清旷空灵,不仅饱蘸“黍离麦秀之感”,声情酸楚幽咽,亦浸润萧疏放荡、幽深玄远之怀,骨韵奇绝。其《山中白云词》和《词源》,是300年宋词创作和宋代词论的辉煌终结,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士人心态和词学风尚,极具认识意义和理论价值。解读他的作品,对于综合把握和评价整个宋词的发展、继承文学遗产乃至弘扬古代文学经典,颇有创获。时人研究张炎词多从词学理论、时代归属、家族谱系、生平行迹、思想趣味、艺术成就等方面加以综合著述,却鲜有从意象入手作纵横谈者,因此,笔者以《山中白云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心意象“云”为切入点,将张炎置于时运交移的变革型创作环境之中,着力从思想艺术趣味、云意象流变与时代审美风尚、意象类型与意蕴内涵、审美特征与风格流变来把握张炎词之总体艺术风貌,力图详尽严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绪论。首先阐述研究缘起与现状,其次进行意象释义并简要勾勒历代云意象流变轮廓。在前代意象研究的基础上适当为“意象”内涵注入新解:意象,必当经过创作主体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创作主体通过意象来显示自身情感特征、心理状态、人格志趣、美学理想等,使委婉深曲的主观感情与精妙细腻的客观物象相融契合,以情构象,以象表意,以致心物一体的境界。最后陈述研究意义与展望。第2章,张炎的思想艺术趣味与意象择取。词作为抒情性浓厚的文体,蕴藏着词人独特的身世遭遇、艺术趣味、思想风貌、价值选择,并在词曲艺术创作中发挥特殊功用。词意象乃作家“心物交感”后捕捉到的意象,其生成过程又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比较正确地揭示了创作前艺术思维的特征,又折射了词人的真性真情,为词作平添了灵动飞逸的精气。本章追本溯源地对张炎生平经历与思想艺术情趣作出概要分析,从根源上触及其词风最接近本质之处。分别从词人自我历史形象与词心蜕变、美学趣味与意象选择、人生哲学与意象选择三个角度加以论述。第3章,张炎词中的云意象。张炎词中经营的云意象寄托了其主观情致与审美理想,体物工稳,词洁意雅。其所作之词多呈现出“胸臆潜存,吟咏解愁”的创作态势。并非情为文生或触物感怀而咏,这种暗潮涌动的胸臆,除了关涉特定环境中的即时情绪感念之外,还折射出在沧桑历练中沉淀于心灵深处,反映出词学传承、时代蜕变、身世遭遇的特定文化心理。本章从《山中白云词》中的云意象类型、张炎词中云意象的意蕴内涵两个角度进行论述。第4章,云意象及张炎词主体风格流变。由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兴由主体心神、客观环境、士人心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交融综合生发,而创作主体的时代背景与审美风尚又是这多方面因素中较重要的两点。云意象自然也浸染着张炎在审美感兴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张炎笔下的云意象必将烙下前代审美风尚的深刻印记。在前文综论的基础上,本章首先分析宋词中的云意象意蕴内涵与时代审美风尚,在对比研究中通过云意象窥析张炎词的艺术趣味及词风流变。结语。精要综述本文对张炎词云意象所做研究的理论结论,客观宏观把握张炎词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