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LLS模型的视频公开课学习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盖茨曾说“未来最好的大学就是互联网”。在网络上种类繁多的课程浪潮中,视频公开课已经历三批的洗礼。在这大批量资源的背后人们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学习设计与视频公开课相联系也是出于这样的背景。在学习设计模型中,Selander的DLLS模型(双循环学习序列模型)就是其中佼佼者,探究它的形成过程,研究它的设计理念,将其融入到视频公开课的学习中。因此,本论文依据理论研究与调研基础,从模型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与过程等方面探讨视频公开课的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并选择典型的视频公开课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对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设计提供借鉴。基于此研究,本文从三个维度得出以下结论:1.视频公开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在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中促进学习者理解的知识点由单层结构资源转成多层结构,为学习内容添加上背景知识、相关知识和知识间的关联信息。以知识地图的导航设计和多媒体表征形式进行呈现。2.视频公开课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案例/实例,为学习者展示问题的多元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提供的及时建议、评论,必要时建立学习共同体,展开讨论,进行知识共享。并将社交软件,融入学习环境中,引导学习者思维的扩展,有效开展学习活动。3.视频公开课学习活动与过程的设计突破单纯的自主学习,以活动为中心,按讲来划分学习单元,一个学习单元对应一个学习活动,一个学习活动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构成。学习任务要尽可能“真实”,以问题为表达方式。问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陈述一种操作程序或操作流程。以学习心得、作品、报告、论文、程序等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整个学习过程是半强制、引导性的,使学生能按一定步骤来进行学习。提高视频公开课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负启动技术和汉字字形结构归类任务,通过变化启动刺激的呈现方式,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一对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抑制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对干扰项的抑制具
翻转课堂是完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翻转过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教学的效
  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对社会事件尤其是持续性社会事件的认知研究很少见。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对西部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一个重大的持续性社会事件,通过西部大开发来研究
该研究首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在对上海市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对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尝试性探索.作者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
根据加涅的“学习的条件”理论,学习的发生有其内部及外部条件,本文提出校园网环境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其内、外部条件。网络自主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先决知识、动机和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