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而建立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是一种长期的强制性住房储蓄制度。作为政策性的住房金融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在转变住房分配体制,提高职工购房支付能力,推动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住房公积金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章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进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运作模式,对深化公积金理论、完善公积金管理和财务运作模式、解决大多数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该文章以住房公积金财务运作的基础理论为支撑,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采用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首先提出根据互助理论、强制储蓄理论改进公积金的收缴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及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建立动态的公积金收缴率,变静态收缴模式为动态收缴模式,有效筹措资金。其次根据投资组合理论等,将部分委托存款转存协定存款、三个月定期及半年期定期,在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公积金存款组合分析得出资金保值的存款组合区间,从而通过调整存款组合区间以提高存款组合收益率。并通过盈亏平衡分析讨论公积金保值对委托贷款下限及上限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公积金收缴和使用的互动机制,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最后提出打破住房公积金的封闭运行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国统一运作,实现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融通和调拨,解决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实现公积金解决中低收入住房问题的宗旨,体现公积金互助性和优越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