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非经典HLAI类分子及MIC分子的表达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LA I类分子表达异常是肿瘤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MHC I类相关分子(MIC)在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新鲜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非经典HLA I类分子HLA-G、HLA-E以及MHC I类相关分子MICA、MIC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新鲜肝癌组织中这些分子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联性,为研究肝癌中非经典HLA I类及MIC分子的异常表达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我们比较了RNA干扰DNA甲基化转移酶3A或3B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HLA-G、HLA-E、MICA以及MICB分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1.应用半定量RI-PCR技术在43例肝癌组织中检测到8例肿瘤组织表达HLA-G,表达率为19%。而对应癌旁组织仅1例检测到HLA-G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发现8例表达HLA-G mRNA的肝癌组织中,7例检测到HLA-G蛋白表达,而检测到HLA-G mRNA表达的1例癌旁组织未检测到HLA-G蛋白。8株肝癌细胞系均未检测到HLA-G mRNA和蛋白。 2.对43例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的HLA-E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HLA-E 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有上调趋势,表现为58%肿瘤标本中的HLA-E mRNA分子表达上调。但是HLA-E分子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不同,呈下调趋势,下调率为52%。对8株肝癌细胞系和1株肝癌癌旁细胞系中HLA-EmRNA和蛋白的研究,发现细胞系与肝癌组织中HLA-E mRNA分子表达上调而蛋白表达下调这一现象一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HepG2.2.15与肝癌细胞系HepG2比较,HLA-E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 3.对肝癌、肝癌癌旁组织中MICA/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肝癌中MICA、MICB表达上调,MICA、MICB mRNA在肿瘤组织中上调率分别为38%和36%,MICA、MICB蛋白在肿瘤组织中上调率均为38%。RT-PCR研究结果显示8株肝癌细胞系中仅细胞系HepG2.2.15表达MICA、HepG2细胞系表达MICB,其他各细胞系均未发现MIC分子的表达。 4.比较RNA干扰DNA甲基化转移酶3A或3B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HLA-G、HLA-E、MICA以及MICB分子的表达情况无显著变化。 以上结果提示:肝癌中非经典HLA I类分子HLA-G、HLA-E以及MHC I类相关分子MICA、MICB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对新鲜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HLA-E的表达研究发现,HLA-E mRNA表达有上调趋势,但是Western Blot结果发现HILA-E蛋白表达下调,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提示HLA-E的表达调控不仅发生在基因转录之前,转录后调控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也发挥一定的作用。DNMT3A或DNMT3B沉默以后并没有发现非经典HLA I类及MHC I类相关分子有明显变化,提示在肝癌中DNA甲基化可能没有参与对HLA-G、HLA-E、MICA以及MICB分子异常表达的调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一种Ca2+结合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Ca2+/CaM是目前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研究得最为深入和广泛的途径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了小麦钙
我国南方森林密布,在自然死亡的枯木中常发现有取食木纤维为生的蜚蠊,俗称食木蜚蠊(wood-feeding cockroach,wood-burrowing cockroach),主要为弯翅螊亚科Panesthiinae和隐尾蠊
本文选取了三个表征植物叶片机械强度的物理性状抗剪切力SR、抗弯强度BS和抗拉强度TS,以及五项物质基础指标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LMA、单位面积酸性纤维素含量ADF、单
RNA沉默是一种依赖核酸序列特异性的抗病毒防御机制,而针对寄主的这种防御机制,许多病毒演化出RNA沉默抑制子以克服这种防御反应,两者在互作过程中存在动态的协同进化现象,同
为探讨间作条件下施氮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种植系统作物生产力及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2013-201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开展了连续两年定位试验,试验采用双因素(施氮量、种植模式)随机区组设计,两种施氮水平(不施氮和施纯氮150 kg·hm-2),三种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大豆、大豆单作),共设5个处理,主要从作物生产力(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种间竞争分析、氮素利用特征、土壤养分
本文研究了一种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筛选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了ACEI,以及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体内降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又称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群能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
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正常运动功能调节和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物质(substance P,SP)是由11个氨基酸组
本文通过化学和物理诱变,获得一株稳定高产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菌株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该菌株的摇瓶产酶条件及5L发酵罐发酵条件,并研究了菌株HAUV-4所产的转移酶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