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运用到分类学研究中,推动了传统分类学的发展,并为分类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细胞分类学揭示的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作为传统形态分类的辅助资料,为传统的形态分类提供细胞学上的佐证或作为修订的依据之一。细胞分类学也是现代分类学研究的热点——系统进化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内容。 本文研究了蝗总科6科14属18种直翅目昆虫的染色体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及其细胞分类学关系。染色体制片采用压片法,C-带处理采用BSG法,经照相后每种选取合适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分裂相剪贴,经过对大量细胞的观察与测量分析,制出带型图版和带型结构示意图,并用Excel和SPSS软件包统计出有关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中各种指标的意义及适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等常规核型、和染色体行为如减数分裂双线期的交叉现象以及终变期的交叉定位特征适用于蝗虫的科级比较;而染色体C带是蝗虫属及属下低级阶元细胞分类学的重要指标。染色体C带在同一属具有恒定的结构模式,往往构成“标志性C带带纹”由此可以进行属级分类单元的比较。例如所研究过稻蝗属物种的L2染色体除都具有着丝粒C带而外,每个具体物种还具有各自标志性的染色体C带带纹,但异地物种间该染色体的标志性带纹位置多变,据此可进行种间关系的对比。 2.稻蝗属中一新种的发现及其意义本文在研究采自云南腾冲市郊的稻蝗属标本时发现该稻蝗物种形态特征除具有稻蝗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外,从形态上来看其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无齿,中央无内凹,雄性肛上板长大于宽,端部中央向后延伸呈三角形,这些特点接近于小稻蝗,但该种蝗虫前翅很短,仅达后足股节之半,这一特征又明显区别于小稻蝗以及迄今所发现的所有稻蝗物种(该种暂定为稻蝗待定种Oxya sp.)。本文对该物种进行了染色体常规核型和染色体C带型核型研究,发现其L2染色体兼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和端带,根据已有的经验,该染色体具有近着丝粒居问带是小稻蝗的特点,而具有端带又是中华稻蝗的特征,由此来看,该物种在染色体指标方面区别于迄今发现的所有的稻蝗属物种,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稻蝗属L2染色体为该属物种区分方面的标志性染色体,同时对世界范围内稻蝗属物种分化和新种的描记提供了新的资料。 3.我国中华稻蝗代表性种群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为一个物种,异地种群的形态学差异与其分布地的环境因素,生态条件有关,而雄性外生殖器基本结构恒定,可以作为物种形态鉴别的重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结构在中华稻蝗异地种群间的恒定特征也表明,染色体结构能够基本反映物种遗传结构的基本特征,在物种鉴定比较中是一个重要依据,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遗传结构的高度保守性和其形态差异的梯度变化来看,中华稻蝗是一个成功的广布物种,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其生存环境,由此成功分布于各不同地理区域。 4.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染色体定量研究本文尝试采用SPSS软件对染色体相对长度、C-带相对长度、交叉频率和交叉定位频率分别进行ANOVA分析以及S-N-K和Duncan同组间两两比较,使实验结果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精确化。这一研究方法对精确表述染色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定量地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同样也适用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染色体结构研究。 5.蝗虫染色体的进化意义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染色体常规核型和带型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于不同分类阶元的比较,进一步阐明其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染色体指标所提供的系统进化关系基本符合蝗总科形态分类学的进化关系,从所研究的科级进化关系来看,癞蝗科染色体数目较少为较为低等的种类,而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分组形式相似,因此较为近缘,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具有两类,2n(♂)=23类群(例如竹蝗属)与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近缘,而2n(♂)=17类群(例如异爪蝗属和牧草蝗属)染色体组中有3对具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少,可能是由于着丝粒融合所致,应为进化地位较为高等的种类,而本文所研究的槌角蝗科和剑角蝗科种类染色体基数为2n(♂)=23,结合形态特征分析,该两科应较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的进化地位高等,但可能仍与上述两科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以136头秦川牛和105头南阳牛为研究对象,首次研究了GHR基因、GHRH基因、TG基因、TG基因5’端区4个基因位点上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结构
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立地研究智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连智力本身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每个学生的一生中,他们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都不只局限于智力活动,其非智力心理品质同样也参与并影响着人的一生。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性格这类非智力品质的个性心理,只有与智力心理品质得到同步发展,才能塑造正常的、健全的人。在本文中,笔者就探究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川芎系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化瘀,驱风止痛之功效。据化学分析,川芎含生物碱、挥发油、酚性成分、内酯类等多种成分,其中所含的川芎嗪(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和阿魏酸(Ferulie acid)是川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现代药理证明,阿魏酸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
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在良好卫生习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帮助他人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55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学前阶段幼儿正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侵染兰花最常见的两种病毒。它们使兰花叶片形成褪绿条纹、凹陷的灰白斑或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