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英语话剧风格的翻译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讨论话剧文本的文体翻译。话剧表演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话剧的研究却远没有诗歌和小说成熟。诗歌小说的翻译研究历史更长,并形成了坚实的批评传统。而在明显少数的话剧翻译研究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话剧的最终演出效果的分析,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将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探索话剧的翻译。文学文体学给文学文本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申丹教授主要研究的文体是小说,她的研究主要针对翻译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译者经常忽视原文具有美学和主题意义的文体表达,从而导致译文不具备原文的艺术特征。而此类问题在话剧翻译中同样存在,所以本文将借用申丹教授的理论框架作为话剧文本分析的依据,对话剧文本进行系统的文体分析,以求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保留并再现原文的美学特征。鉴于话剧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且话剧语言兼备诗歌、小说的语言特征,本文从三个角度讨论话剧的文体分析----诗歌角度,小说角度和对话角度。文学文体学及相关的翻译理论中讨论诗歌分析及翻译、小说分析及翻译的部分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在相关章节中,本文分析了话剧文本中具有诗歌语言的韵律、象似性特征的语言及其特殊的美学效果,分析了话剧文本中具有小说语言中的非逻辑问题、译者客观性问题、语域问题、词汇及句法中的象似性问题等等及其产生的美学效果,评论了所选译本中对这些特殊的语言形式的翻译,并提出话剧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话剧语言的诗歌特征、小说特征,话剧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舞台表演性。它不仅仅作为文字供读者阅读、欣赏,还要通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所以,深入探索话剧的对话特征是讨论话剧翻译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部分,本文采用戏剧文体学(文体学的一个分支)的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戏剧文体学中强调戏剧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的语境及语用含义,而不同的语言形式会造成不同的语用效果,所以这一部分,本文主要讨论话剧语言的语用效果,评析并论证译本中是否体现了这些具有语用效果的文体特征,并提出话剧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迄今发展中国家未能有效地利用国际技术贸易从发达国家获得自己想要的技术。原因在于,由于要素禀赋的不一致,发达国家企业具有策略性传递技术质量信息以获取卖者剩余的倾向;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混凝土的疲劳损伤理论进行了归纳,并从疲劳现象中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出发,各以不同的参量来表示混凝土的损伤与疲劳,对揭示混凝土的疲劳规律具
《医学在走向何处》是一本全方位反思现代化医学的书;是一本肯定现代医学辉煌成就,同时侧重全面揭示现代医学诸多问题的书。本书共75万字,分12章,作者依据大量的实际资料和案例,对
笔者自 1996年以来运用宋代赵佶所著《圣济总录》方守中汤[1] 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障碍性眩晕 6 4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96例 ,按 2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绒毛染色体分析在诊断流产病因的作用,以及原位培养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推广应用。 方法:对53例自然流产患者取无菌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
众所周知,英语词典对语言学习非常有用。然而,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问卷调查却显示学生普遍缺乏词典使用的查询技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设法提高词典用户的查询技能,培
很多年以来,如何帮助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效改善他们的写作质量一直都是语言学习和课堂语言教学的热门话题。由于受传统语法教学法的影响,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语
《灵枢·经筋》探讨刘金洪(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310009)关键词《灵枢·经筋》理论探讨中图号R224《灵枢·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专著,其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