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向断面入流条件下明渠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向断面入流是指当上下游河(渠)底存在一定的高差,用陡坡连接时,如果陡坡的横断面与水流方向不垂直而有小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带有一定角度的入流断面。例如工程实践中,河道上建设的斜交桥(桥的抽线(沿路的方向)与河道水流的夹角小于90°)后明渠建设斜向消力池,或者斜交桥上有一定高差而采用顺桥梁轴线方向通过陡坡连接时,就出现了斜向断面入流断面。为了研究斜向断面入流断面条件下明渠的水流特性,本论文进行了4个斜向断面入流断面角度(50°、60°、70°、90°)、3种渠道底坡(0.001、0.005、0.01)模型、每个模型5个过水流量(80m~3/h、100m~3/h、120m~3/h、150m~3/h、180m~3/h)共30个方案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利用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斜向断面入流陡坡后的明渠水深、流速、动水压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明渠水深特性在水深特性分析中,首先绘制了水深的等值线图与空间分布图,据此得到了陡坡后明渠水深分布情况,呈现出任意斜角下,同一横断面处左岸水深远小于右岸水深,水深分布极不均匀,但随其流程的增加,同一横断面的左右岸的水深差异呈现出交替变换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水深特性,绘制了各状态下的左右岸水深极差分布,伴随最大水深的沿程运动,各断面的左右岸水位极差的变化,划分出不同的运动阶段,各个阶段左右岸水位极差随流程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存在斜向断面入流坡,使得陡坡后明渠出现了菱形波(扰动线),其扰动线的变化大致为其扰动线的发育位置为斜向陡坡末断面,即水流完全进入陡坡后明渠渠道处开始发育。扰动线最先出现于右岸,因为入流陡坡最先接触右岸,而后自右向左延伸。本实验的壅高波与跌落波基本重合,其历经的范围为三次转折,伴随每次转折,其扰动线的水位壅高也逐渐下降,在三次转折之后,水面波动已明显减小,水面也逐渐恢复平稳,通过统计学中的离势系数表示水面的均匀程度,借助最大熵定领推求水流回稳长度,陡坡后明渠水面恢复平稳至少需要5倍的渠宽。(2)明渠流速分布本文对斜向断面入流条件下的流场与流速进行了分析。对于流场分析,首先绘制了不同状态下的流场矢量图,通过对不同角度的对比,可以发现伴随斜向角度的减小,各个高度下的平剖流场图呈现出愈发混乱的状态。由于斜向断面入流使得陡坡后明渠水面的均匀程度下降,进而形成扰动线,此为宏观表现;对其微观状态而言,则是流场中流线分布更不均匀。起始断面在中线处,流速方向发生改变,在该断面横向流速方向发生改变,且变化为两次,即存在两个横向环流。并且从环流沿纵轴的分布来看,这种环流是以交叉递进的方式向前推移的。对于不同条件下的纵横流速分析,则是绘制了各个条件下的纵横流速的分布图,得到全测段主流速分布较为散乱。同一横断面处的主流速数值差异明显,呈现多峰状态。其主流速数值最高峰位于起始断面的左1/4处,此处为流速数值最大位置,说明此处的水流最为湍急,该处渠底会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而主流速数值最低位于相对于起始断面的1.2B的左岸处,此处为流速数值最小位置,说明此处的水流流速明显变缓,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泥沙淤积。(3)明渠底板动水压强特性本文对斜向断面入流陡坡后明渠的底板动水压强进行了分析,分为时均动水压强与脉动压强两个方面。其时均动水压强,其一,起始断面的底板压强横向分布发生变化,右岸底板时均压强大于中轴线底板时均压强大于左岸底板时均压强。其二,在不同的斜角下,左右两岸的底板时均压强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其三,左右两岸底板时均压强的最大差值出现位置相同。对于脉动压强又分为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为了进行脉动压强的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对于时域特性的研究主要为脉动压强的幅值变化,陡坡后起始断面右岸的底板动水压强的脉动压强的峰值的最小值随斜角减小,而随之减小,并且右岸底板动水压强的脉动压强的峰值的值域也随之减小,并趋于稳定。其频域特性表现为,起始断面伴随流量的增加,其各个测线的优势主频逐渐后移,优势频域的带宽基本稳定于0~2Hz;当角度相同时,底板脉动压强主频整体数值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流量相同时,底板脉动压强主频整体数值随斜角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既往研究表明细胞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可能参与肿瘤的形成、转移和化学耐药性同时,PrP在调节炎症反应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本课题通过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结肠炎相关的结肠癌模型,研究了在野生型小鼠(WT)、朊蛋白敲除型小鼠(PrP-/-)以及朊蛋白过表达型小鼠(Tga20)三种基因型小鼠中,PrP对肿瘤发生和炎症的影响,并探索
离散时变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不易判别,Lyapunov稳定性判据在某些应用下不易使用,因此找到新的可以判定离散时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经典正交矩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数字水印等领域,但也面临一些典型矩在计算高阶矩函数值时出现数值不稳定的问题,造成图像重构发散和模式分类失败等问题。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一直试图找到这些正交矩高阶发散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图像矩的构建
目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在口腔癌中约占90%,且近几十年来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直停留在50%左右。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一类可以自我复制、多谱系分化和再生同源性肿瘤的瘤细胞,被称为“癌症根源”。众所周知,CSCs除了具有传统干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生成肿瘤组织外,同时在肿
DNA由于其强大信号储藏能力而被应用于分子逻辑门的设计,并有望解决制约电子计算机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DNA所具有的独特分子识别和生物特性使得DNA逻辑门在生物传感领域广受
长期以来,议论文写作都是衡量外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但其评分客观性、公正性却饱受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议论文写作评分是一种主观性评分,评分员在评分过程中难免出现认知偏差,产生主观印象,从而导致评分员效应。第二,影响评分员评分偏差的因素有许多,其研究多样、丰富,其中主要包括评分员背景、评分方式、以及阅卷方式等。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关机器评分的客观性以及可信度的研究层出不穷
随着新能源的普及,适应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具有更灵活多变、应用场景广泛的优势。本文以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和三相DC/AC变换器为基础模块,通设计了一种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并依托于实际项目,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完成了样机研制和实验验证。(1)对核心模块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其工作特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实现资本扩张保持竞争力,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成为了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同时,不少企业集团在追求经营绩
肟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一般通过醛或酮肟化获得。传统的肟化方法是羟胺法,即醛或酮与羟胺盐(如(NH_2OH)_2·H_2SO_4或NH_2OH·HCl)进行非催化氧化得到。但是,羟胺法存在许多缺点,如原料羟胺毒性大,硫酸盐酸腐蚀性强,并且该法产生大量低值副产物硫酸铵或氯化铵。与传统的羟胺法相比,以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的氨肟化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肟的新方法。该方法具
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极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绿色发展具有超越国界的外部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提出包含绿色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中央决定在福建设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系统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在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下,工业加速向中后期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省高度重视工业绿色发展
目的: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三,尽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死亡率仍高居不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