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由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温饱迈入小康。为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黑龙江省垦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食品开发与建设工作。经过10余年的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认证产品数、加工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均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中,大米、大豆、乳制品和山特产品脱颖而出,成为优势比较明显的产品,并已初具产业集群的雏形。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丰富了绿色食品产业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研究领域,建立起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体系,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黑龙江省被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六大基地之一,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我国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绿色食品的发展环境,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可采用中小企业聚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依托型和品牌联结型等四种模式。 本文详细分析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角色,提出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在生产要素的升级、鼓励和规范企业的竞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述了行业协会的重要性,提出行业协会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推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它相关方面之间的联系、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具有的重要地位。 本文提出在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采取生产要素结构升级、需求引导、相关产业支撑、推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等对策,通过各关键要素的相互促进、相互强化作用,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了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构成,提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完善,为企业、政府及相关机构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本文以黑龙江省山特绿色食品产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山特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