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粉体灭火介质与火焰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磷酸盐干粉灭火剂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比例复配经球磨、气流粉碎后制得的超细和纳米颗粒,得到不同粒径的复合纳米超细粉,研究其与火焰的相互作用规律。  根据自行设计的火灾模拟试验装置,首先简单探讨了同种粒径的普通磷酸盐干粉灭火剂扑救不同类型火灾的能力,然后就不同粒径的磷酸盐灭火剂扑救同一类型火灾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接着又研究了粉体施放条件对粉体灭火剂灭火能力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探讨了磷酸铵盐粉体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结果表明:同种粒径的磷酸盐灭火剂对不同类型火灾抑制效能不同。对于同一类型火灾,粉体灭火剂粒径在0.9μ m~20μm范围内,其粒径越小,灭火效率越高,但小到300nm以下时,粒径不再具有优势。粉体灭火剂的施放压力大,灭火时间相对就短,用较少的干粉就能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粉体储罐正置比倒置灭火效率高;选用口径大小适当的喷口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灭火效能。磷酸铵盐粉体主要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抑制火焰作用,此外粉体阻隔火焰辐射热返回到火焰表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该试验采用浸没式膜-SBR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系统研究了反应器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率,对比了缺氧-好氧和缺氧-好氧-缺氧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研究了对膜阻
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准确识别和量化颗粒物的来源是提高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关键。源模型从排放源出发,在各污染源排放
该课题采用液膜静电沉积技术,使水沿电晕线表面流下并形成水膜,由于电晕线表面高强电场的作用,水膜破裂成带电水滴,经电场加速后,水滴以高速冲击极管且在极管面形成薄而均匀
2013年6月28日至7月3日,为推动水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展示当代国画艺术的成就,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北京上林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畅怀雅集·水
脉冲营养盐输入是陆源输入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改变营养物质的短期可利用性,来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  本文通过广义加性模型GAM(Generalized additiv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就天津港保税区供水系统的监控与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介绍了供水SCADA系统的建立过程,对该系统的结构、通讯方式、监控点位置和数据库等进行了设计.并根据数据库的信息,
同济大学微量元素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低膦型水质稳定剂是一种由缓蚀剂、阻垢剂、分散剂组合成的复合配方,实际应用表明,该产品具有优异的缓蚀、阻垢和分散性能。本文在此工作基础
学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的重要一员。由于PMMA具有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因而已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塑料产品之一,悬浮聚合制备的PMMA则
该研究引进DNDC模型,在进行DNDC模型拟合与亚热带旱地和稻田NO排放观测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适当校正;然后应用DNDC模型计算了中国大陆农业土壤NO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