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关系目的:通过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炎症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间的关系,以期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放射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2012年-2015年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共纳入了141名不能手术的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检测了包括DNA断裂修复基因(ATM、TP53、ERCC1)和炎症相关基因(TGFβ1、IL-18)及AIM2共6个基因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研究终点为≥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评价标准为NCI CTCAE 4.0放射性肺炎标准。结果:共有141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2月,此时71.6%的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17.7%的患者发生≥3级的放射性肺炎,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19.66个月。在141名入组患者中,89人(63.1%)为男性,59人(41.8%)为吸烟者,11名(7.8%)患者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余为腺癌(37.6%)、鳞癌(50.4%)、其他类型(4.3%)。经由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TM的rs664677,AIM2 rs2298803、rs855871, TGFβ1 rs1800469、rs1982073多态性与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ATM的rs664677 T等位基因,AIM2的rs2298803 C等位基因、rs855871 G等位基因,TGFβ1的rs1800469 C等位基因、rs1982073 T等位基因为放射性肺炎的风险等位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TGFβ1 rs1800469 C+rs1982073 T和AIM2的rs2298803 C+rs855871 G为放射性肺炎风险单体型。结论:TGFβ1和AIM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预测因子。第二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目的:通过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炎症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患者生存间的关系,以期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生存风险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2012年-2015年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共纳入了141名不能手术的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通过PCR-LDR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研究终点为基因型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41名患者纳入研究中,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2月,所纳入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19.66个月,其中71.6%的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经由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P53的rs1042522,AIM2的rs2298803、rs855871, IL-18rs49371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患者生存期相关。其中rs1042522 C等位基因、rs2298803 C等位基因、rs855871 G等位基因、rs4937113 A等位基因与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结论:TP53、AIM2、IL-18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