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出口管制是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美国认为高新技术涉及国家安全,技术出口会使得别国具备威胁美国安全的能力,又能打破美国的技术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技术出口还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反过来会促进美国高技术的发展。因此,美国的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在对待中国这样一个冷战后定位不明,非敌非友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摆动很大。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理清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发展历程,找出美国这种政策不断摆动的根本原因,并为中国如何应对提出政策建议。 美国的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比较成熟和稳定,其法规政策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内立法层面,二是国际多边管制层面。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介绍了二战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国内法律依据及其发展历程,以及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多边管制机制及其发展。 作为本文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在冷战不同时期内,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特点和变化。从1949—1972年,美国对华采取的是制裁和禁运政策,技术出口无从谈起;1972—1989年,面对苏联的共同威胁,中美两国逐渐成为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第三章介绍了在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处于重新定位的时期,受到意识形态和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采取了总体上严格,个别时间放松的趋势,不管是在布什政府期间,还是在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华技术出口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恢复到1989年以前的水平。 第四章详细分析了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原因,笔者认为,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美国在冷战后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唯一对手,以意识形态划界的美国国会以及体现在国会与政府间的国内斗争,这两个因素促成了美国现在的对华技术出口严格限制的政策。 最后,本文提出,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由于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最终被取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打破美国的技术限制,促进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