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肠炎的治疗效果与机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奶期仔猪肠道炎症、腹泻会降低仔猪的生长性能、甚至死亡,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檗碱(BBR)是一种人医临床非处方抗炎、抗腹泻药物,因为其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价格低廉,因此具有用于治疗仔猪肠炎的潜在价值。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小檗碱对断奶仔猪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利用转录组学结合体外细胞模型,体内动物模型,研究小檗碱治疗肠道炎症的效果和机制,为小檗碱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共分为四个部分:1.小檗碱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肠炎的效果以及对溶菌酶分泌的影响将120只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约25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SS组、DSS+NS组、DSS+25mg/kg BBR、DSS+50mg/kg BBR和DSS+100mg/kg BBR),每个处理5个重复,实验共15 d,前3 d适应环境后,从第4 d开始,除空白对照组外,五组均给予DSS(3%)自由饮水7 d,随后除DSS组外,剩余四组分别用生理盐水(NS)、25mg/kg BBR、50mg/kg BBR、100mg/kg BBR治疗5 d。统计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AI)、免疫荧光染色肠道溶菌酶表达量。结果显示,DSS诱导的小鼠体重从第4 d至第10 d显著下降,BBR处理后(第11 d至第15 d)体重开始增加,并且增重效果随着小檗碱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BBR呈浓度依赖性的减轻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P<0.05);HE组织学切片显示DSS对小鼠结肠损伤严重,经不同剂量小檗碱治疗5 d后,50mg/kg BBR组(P<0.05)和100mg/kg组(P<0.01)明显减轻DSS诱导的炎症损伤;对不同组小鼠回肠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7 d后,小鼠回肠溶菌酶的含量明显增多(P<0.01)。经过BBR治疗5 d后,回肠溶菌酶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且效果随着BBR浓度的增加而更显著。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损伤,抑制溶菌酶的分泌。2.小檗碱改善LPS诱导的IEC-18细胞炎症的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正常培养贴壁的IEC-18细胞分为4个细胞试验组(对照组、LPS组、LPS+BBR组和LPS+DMSO组)。对照组细胞在正常培养基中培养12 h;LPS组细胞在含LPS(10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12 h;LPS+BBR组细胞在LPS(10μg/ml)培养液中培养12 h,再在BBR(100μM)培养液中培养24 h;LPS+DMSO组细胞在含LPS(1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12 h,再在含DMSO(0.2%)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每组三个重复,培养结束后提取不同组的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LPS组、LPS+BBR组、LPS+DMSO组中,四组共表达11258个基因(占编码基因总数的90.4%);对照组、LPS组、LPS+BBR组和LPS+DMSO组中分别有117、89、114和118个独特表达的基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在BBR处理后,细胞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将LPS组和LPS+BBR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富集的前20个KEGG途径为“类固醇生物合成”、“DNA复制”、“TNF信号途径”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发现大多数关键注释基因富集在“内吞作用”、“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将LPS组与LPS+BBR组的DEGs构造成一个全新的基因集,随后进行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DEGs富集于自噬、溶酶体、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AMPK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上。根据抗炎表现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LPS和LPS+BBR组相比,富含DEGs的功能和途径是“DNA复制”、“细胞周期”、“凋亡”、“白细胞迁移”和“NF-κB和AP-1途径”。综上结果表明:BBR能够抑制NF-κB和AP-1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下调趋化因子的表达,阻止白细胞的迁移;BBR通过AMPK通路调控细胞自噬。3.小檗碱对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BBR调控自噬相关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BBR对IEC-18细胞自噬的作用,正常培养贴壁的IEC-18细胞分为6个细胞试验组(对照组,LPS组,LPS+DMSO组,LPS+25μM BBR组,LPS+50μM BBR组,LPS+100μM BBR组),每组三个重复。单丹酰尸胺(MDC)染色检测了六组IEC-18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量,并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了几个自噬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程度。IEC-18细胞在经LPS处理后MDC绿色荧光小体明显减少(P<0.05),而在BBR处理后MDC绿色荧光小体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并且BBR的作用效果依赖于浓度(P<0.05)。BBR显著增加p-AMPK(P<0.05)、p-ULK1(P<0.05)和LC3B(P<0.05)蛋白的表达量,并抑制p-MTOR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果表明小檗碱通过AMPK/MTOR/ULK1途径提高IEC-18细胞的自噬水平。4.小檗碱和自噬促进剂/抑制剂对DSS诱导小鼠肠炎以及潘氏细胞溶菌酶分泌的影响将12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SS组,DSS+NS组,DSS+BBR组,DSS+雷帕霉素(RAPA)组,DSS+BBR+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实验共15 d。3 d环境适应后,从第4 d开始除对照组外,剩下五组均给予DSS(3%)自由饮水7 d。随后,除DSS组饮用自来水外,剩余四组分别饮用生理盐水(NS)、100mg/kg BBR、2mg/kg RAPA、100mg/kg BBR+15mg/kg 3-MA 5 d。结果表明,与DSS组相比,BBR和RAPA组能明显减轻炎症损伤(P<0.01),与单纯BBR组相比,3-MA联合BBR显著降低了BBR的疗效(P<0.05)。随后用q-pcr检测不同组小鼠回肠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自噬能够影响Paneth细胞内抗菌肽分泌相关基因(Lyz1,Camp,Defa1,Defa5)的表达。收集不同组回肠,利用溶菌酶(Lyz1)和LC3b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潘氏细胞溶菌酶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DSS处理明显增加了Lyz阳性隐窝数和每个隐窝中Lyz阳性Paneth细胞的数量;与DSS组相比,BBR和RAPA组均显著减少Lyz阳性隐窝数和每个隐窝中Lyz阳性Paneth细胞数,3-MA则明显降低了BBR的作用。结果表明小檗碱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抑制溶菌酶的分泌,自噬可能是BBR缓解DSS诱导小鼠肠炎的机制之一。结论:小檗碱对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小檗碱可以抑制NF-κB和AP-1介导的炎症途径,降低趋化因子的表达;促进自噬,抑制肠道潘氏细胞溶菌酶的分泌发挥抗炎症效果作用,研究结果为小檗碱在养猪生产中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安全生产对于保稳保畅意义重大。基于此,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与管理上的缺陷三个方面分析了定州养护工区安全生产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促进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安全生产水平,为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做好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近年来油菜直播方式在迅速发展,但在多熟制生产模式下,油菜直播播期只能推迟,从而使种子在低温下难以萌发出苗的几率增加。如何使油菜种子在低温胁迫下快速萌发出苗、一播全苗,是油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442份甘蓝型油菜材料进行了低温下萌发出苗试验,比较了材料之间的表型差异并进行耐低温性评价;测定分析了种子品质和千粒重及其与萌发出苗特性的关系;在室内培养箱研究基础上,选择低温出苗特性极端差异的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趋化素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取心内科就诊的236例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EH+LVH组,n=98)和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EH+NLVH组,n=138)。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人
细菌的蛋白分泌系统参与细菌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与病原菌致病性息息相关。双精氨酸蛋白转运(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Tat)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细菌中的特殊蛋白转运分泌系统,能够将完全折叠的蛋白质插入细胞膜或转运至周质中。Tat系统对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胞分裂以及致病性至关重要,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生素药物靶标。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是近年来在猪群中出现
随着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崩塌,儒学的衰退,魏晋时期产生了玄学这一哲学思潮。玄学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潮,士人普遍受到了玄学的影响,玄学对这一时期社会的各方面也相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玄学的发展过程中,士人既是玄学理论的创造者,也是玄学理论的接受者,更是玄学理论的践行者。从正始时期开始,以王弼为首建立了以“贵无”为主题的玄学理论,至东晋末年郭象的“独化论”,整个魏晋时期,士人们都浸润玄风之下,这使得士人的思
@任延明(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客观呈现了十年来中国青年发展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勾勒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流群像。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正迎来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代青年是“
期刊
捻转血矛线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在国内外广泛流行,是当前反刍动物最为易感的消化道寄生虫病之一。目前我国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驱虫药物的使用,而长期不合理的使用驱虫药物导致了捻转血矛线虫单耐药株甚至多重耐药虫株的出现,极大增加了防控难度。该病的肆虐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寻求新的药物靶标或合适的疫苗候选分子对于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迫在眉睫。CAP蛋白家族(Cysteine-rich secret
鱼类摄食和水产养殖业以及其经济效益有重要联系,而鳜鱼(Siniperca chuatsi)作为经济鱼类,食性特殊,天生吃活的饵料鱼,通常不吃死饵料鱼或者人工饲料。而组蛋白修饰作为一种表观调控方式,可以调控基因的转录活性,本研究通过鳜鱼饲料驯化和高糖饲料驯化,探究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鳜鱼饲料驯化和高糖饲料摄食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鳜鱼驯化和肉食性鱼类高糖饲料摄食后摄食量减少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现鳜
目的 探讨芦荟素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芦荟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7 d后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BUN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水平,HE染色法检测肾脏病理损伤及评分,TUNEL染色法
结构化课堂实际上就是指结构化教学,主要是教师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展开课程教学。并通过一定的完整的结构设计,引发学生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内化,从而形成对知识结构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让学引思背景下小学数学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