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古今字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在中国语言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语言被公认为汉代书面语言的典范作品,受到众多训诂学家的重视。历代为之作注者众多,但保存至今的比较完整的古注只有“三家注”。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词异字的用字现象,古字和今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段玉裁说:“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史记》“三家注”吸取了汉魏以来众多注家的成果,既为后人研习《史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同时也为研究魏晋隋唐的训诂学提供了丰富的论证依据,是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通过研究《史记》“三家注”的古今字,可以在研究文字形音义的变化方面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史记》“三家注”中涉及的隋唐古今字进行全面研究。   一、对该书中的训诂术语进行梳理。通过对《史记》“三家注”注释术语的梳理,笔者发现《史记》“三家注”的注释术语主要有“某,古某字”,“某,亦某作”,“某,一作某”,“某,或作某”,“某,又作某”,“某音某”,“某,读曰某”,“某,某古今字”等方式,通过对《史记》“三家注”的这些注释术语的梳理,从中发掘出《史记》“三家注”中的古今字诠释方式和诠释规律,同时本文通过对《史记》“三家注”中的直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某音某”,“某读曰某”的注释方式具有说明古今字的作用。   二、通过对《史记》“三家注”古今字之间的联系进行考察,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研究《史记》“三家注”中的古今字,结果证实:在语音上,古今字之间的语音或相近或相同,是两者联系的主要纽带;在意义上,今字本义与古字引申义之间的联系,是两者之间语义联系的主要部分;在形体上,今字是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偏旁,这是今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其他文献
歌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的作用直接而又有力。歌词作为歌曲主题思想的直接载体,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加注重艺术上的创造性。随着歌曲艺术的传
潘岳作为太康文坛的代表,一生著述颇丰,享有较高的文学称誉。但人品的偏颇,使其成为一位集毁誉于一身的作家。本文以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将潘岳的诗歌及其思想变化相互印证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实际运行中的短期高温冲击对12CrlMoVg断裂韧性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际温度冲击工况的获取,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实施综合负载,得到断裂应力强度因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一生佳作不断,小说有《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蝮蛇结》等,剧本有《魔鬼的转变》、 《脏猴儿》、
安娜和蘩漪分别是中俄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悲剧女性形象之一,她们的人生经历和悲剧结局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源于相关主题的文学传统,又源于人类共同的发展史和同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 1874—1945年)作为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其思想博大而精深。后人对他的研究颇多,我国很多学者也从各个不同视角对他的思想进行
对在液态下经电脉冲孕育处理的A1-4%Cu-0.8%Mg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研究电脉冲对铝铜合金同溶时效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脉冲改善了Al-Cu-Mg合金的时效组织.减少了晶
《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木年,刘歆将其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以记载西周官制为主的书,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上占时期文化形态,是研究三代以至西周文化的重要文献。《周礼》中许
学位
米兰·昆德拉(1929-)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具有独特的小说艺术观并亲身实践着自己的创作观点。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受到了国内外批评家的广
吴组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社会剖析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了皖南农村的苦难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组缃的小说创作生涯只有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