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g-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5-氟尿嘧啶缓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缓释的原理是将天然/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负载或吸附药物后,制备成药物制剂并导入人体内,增加药物在人体内的停留的时间,减少给药次数,达到针对性治疗的目的。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是能够被生物和降解吸收的,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好,在人体内完全降解。因此,以壳聚糖和聚乳酸为原料的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形成一端含有活性基团的预聚体PLA-NCO,采用壳聚糖氨基改性法将PLA-NCO与壳聚糖进行偶联反应,制备了壳聚糖-g-聚乳酸(CS-g-PLA)共聚物;运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乌氏粘度计、热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CS-g-PLA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做了研究;进一步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实现了CS-g-PLA共聚物对5-氟尿嘧啶的负载,研究了CS-g-PLA共聚物的载药性能以及体外释药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熔融聚合法合成低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在原料脱水、氮气氛、阶梯式升温条件下,得到的产物呈白色,并对其进行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改性,得到聚乳酸的预聚体PLA-NCO。2.采用壳聚糖氨基改性法将预聚体PLA-NCO和壳聚糖反应得到CS-g-PLA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CS-g-PLA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CS-g-PLA共聚物的工艺条件、溶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组成(mPLA-NCO:mCS)为11:1,聚合反应温度为90℃,聚合反应时间为3h时,CS-g-PLA共聚物的接枝率最大为97.86%;共聚物的DSC曲线分析和溶解性测试表明,接枝改性能破坏壳聚糖强烈的氢键,产物CS-g-PLA共聚物在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3.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通过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并对其载药行为和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载药微球载药量最高可达4.04%,对5-氟尿嘧啶的释放显示出一定的pH敏感性,在模拟人体pH环境下,能够实现在人体结肠部位的定点释放,对该部位的癌症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体外释药实验表明,药物载体在模拟环境下能持续释放50h,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可避免频繁给药。
其他文献
结合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实、整合、提高"的建设模式,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发展模式以及"技师式工程师"的学生培养模式,"
本文从主题、空间和形式三个方面对比了纯粹主义和立体主义,反驳了纯粹主义不过是立体主义的一个分支的论断,认为纯粹主义代表着柯布西耶的世界观和表达方法,决定了柯布西耶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深入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阐述了基于ISA总线的16位I/O和16位DMA接口电路设计的原理及特点。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电路、软件编程实例,以及实测的速度指标
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满足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但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如何实现这些优质资源的有效开放与共享,充分发挥其示范辐
结合卫星激光通信实验演示系统的研制 ,对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的结构设计、激光器的选择、捕获、对准、跟踪 (Acquisition,Pointing and Tracking- APT)技术
考虑Y=f(X,β0)+g(T)+ε,f(.,.) 为一定义在Rb1×Rp上的已知函数,g(.)是一未知函数β0是一p×1待估向量。本文综述了关于β0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渐近正态意义下有效性,二阶渐近有效性,B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有关古典建筑的权威观点。其对建筑学的六个概念:秩序、布置、协调、比例、得体和经营的规定.实际来源于当时盛行的
该文采用田野调查法,着重探讨市场开发机制,为其他大型体赛事市场开发提供参考.结论: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市场开发在不利条件下,赞助招商成果丰硕,社会捐赠积极展开,特许经
机械化学通过机械力的方法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无害化和环境修复的效果破坏污染物分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机械化学处理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对球磨过程中的球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