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依循城市模型学科发展史的思路,论述了城市建模发展历程的主流模
型,为城市建模分析方法建构起基本框架。
城市模型是对城市系统运行机制的简化与抽象,处理城市与区域土地使用活
动的相互作用与配置,用数学方程来描述城市系统,解释城市系统并预测其未来
变化。城市模型用来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的本质过程,是规划理论的可操作形式,
可用来检测规划政策。城市模型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交通规划,以及
六十年代的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学。其产生的模型包括从交通模型到土地使用模
型。尤其是土地使用模型呈现丰富多彩的类型,诸如:可达性模型、线性回归模
型、微观模拟模型、优化模型和微观经济理论的模型。在其发展历程之中涌现的
主流模型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劳瑞模型,以及土地使用与交通整合模型等。空
间相互作用模型由熵最大化方法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劳瑞模型为综合性的城市建
模创立了范本。通过将土地使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反馈的关系予以整合,建立了
土地使用与交通整合模型。城市模型的新进展是引入城市分形模型,从而用以揭
示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过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