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的存在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bar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交通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也必然将伴随着大量隧道的修建。西部地区是大陆地震和强震比较集中的区域,地震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5.12”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对地震活动区的隧道结构安全性及其抗减震方面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然而,隧道基本都是处于存在复杂节理的岩体之中,若想深入的研究隧道的抗减震机理和解决方案,就不得不考虑节理的存在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抗减震耦合技术研究》为科研项目,利用3DEC程序通过分析节理的空间参数和对大宝山隧道洞身及洞口段的有无节理对比研究,总结了节理存在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参阅国内外有关隧道抗减震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隧道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破坏机理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查阅资料分析节理空间参数的特征,利用3DEC程序,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节理空间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并总结分析节理各空间参数的变化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2)由于以往在隧道结构抗减震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没有考虑节理存在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故本文以大宝山隧道为例,分别针对洞身段和洞口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无节理的动力模拟,并对比分析有无考虑节理存在两种情况下,隧道洞身、洞口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在结构长期服役的时候,由于结构自身的疲劳、外界环境的腐蚀以及材料的老化等多项因素的作用会导致结构损伤的不断累积,甚至最终发生断裂破坏。目前损伤识别技术大部分是通过
在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截止到2014年,已超过30%。大量的建筑能耗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热岛效应、温室气体大量排放、PM2.5含量过高等。随着我国经济
土遗址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赋存有许多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承受多种病害侵损的土遗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同时
土体吸力是非饱和土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解释工程问题中的非饱和土的力学性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测量土体吸力的方法已经有多种,在这些方法当中,滤纸法是唯一一种可以同时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是从先民的立木架屋开始,历经几千年漫长发展,最终形成的独特而成熟的建筑体系。古代木结构的抗震评价是一个结构工作者在其特定建筑体系里,运用“整体-局
由于蜂窝组合梁能有效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结构层高等优点,使得它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楼面和屋面体系中,然而腹板开孔使得蜂窝组合梁与普通实腹式组合梁在常温下和高温下的受力性
膨胀土由于其特殊性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石灰、二灰等化学改性剂对其进行处治,改良效果较好,相应的研究也比较成熟,但其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
近年来,山体滑坡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为了防止事故再度发生,就需要深入地对土压力进行研究。因为工程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服役能力。由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抗裂能力低,使得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
可展结构主要是指在不改变结构总体重量和物质组成的情况下,结构在折叠或收拢状态下可保持相对较小的体积或无应力的松弛状态,而在展开或绷紧状态下能保持稳定的可承受使用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