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改性遗址土浆液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灌浆加固材料,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文物建筑遗址保护的效果。因而,灌浆加固材料性能的研究,对推动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土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一种。受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特殊环境条件,以及集中降雨的影响,这些土遗址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病害,其中土遗址本体和载体上的裂隙是病害的常见表现形式。前人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区土遗址中产生裂隙的成因、机制和形式多种多样,应该选用合适的灌浆材料以达到最佳加固效果。本文对灌浆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灌浆材料以遗址土为基础,并按等梯度加入一定量的SH(改性聚乙烯醇)搅拌成浆液得到。测试五种特定比例的灌浆材料从浆液变成结石体过程中的龄期性能和一定龄期的耐久性能。龄期性能评价指标主要从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三个方面考虑,包括颗粒分析、含水率、波速、收缩率、界限含水率、渗透性、吸水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直剪强度参数等,耐久性能主要包括耐冻融性能、耐温湿性能、耐干湿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盐耐碱性能等。通过以上试验得出结论,SH改性遗址土作为裂隙灌浆材料:(1)结石体颗粒粒径发生变化,主要为粘粒凝聚;含水率随龄期增长非线性减小;结石体后期较密实,波速也较高。(2)结石体随龄期增长非线性收缩,收缩率较小;液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和塑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大,结石体表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形;渗透系数随SH浓度增大而有所降低;试样浸水后,饱水状态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较低。(3)一定龄期后结石体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大于遗址土;试样在直接剪切时有“剪胀”现象,表现出应变硬化的特征。(4)结石体在若干恶劣条件和极端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冻融、温湿、干湿、老化、盐分、强碱对其有影响。(5)结石体的性能随SH加入而有所改善。综合来看,1.0%SH组浆液可尝试作为土遗址裂隙的灌浆材料。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与微课明确规定了中学化学课程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与理论联系实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
目的探究应用低温热塑板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手指末节锤状畸形患者应用低温热塑板制作的支具固定锤状畸形关节。结果32例获6~24个月随访,经手功能康复训练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