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灭蚜机理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jr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表明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灭蚜生物活性。运用渗漉、萃取、薄层层析(TLC)、色-质联用(GC-MS)等技术,同时进行灭蚜毒力跟踪测定,我们首次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灭蚜活性物质——紫茎泽兰素A,其化学名为3β,5α—3—羟基—雄甾—16—内型[16,17—b]—1’—甲基吲哚,其分子式为C26H35NO,分子量为377。紫茎泽兰素A对棉蚜的毒力回归方程式为:y=4.33+1.19x,LC50为362.8mg/L。棉蚜经2.00g/L紫茎泽兰素A处理,其24小时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1.3%,显示紫茎泽兰素A有很高的灭蚜活性,这对我们开发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生物化学与毒理学实验表明紫茎泽兰素A对棉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Na-K-ATP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和中毒时间的延长而加深。棉蚜经2.00g/L紫茎泽兰素A溶液处理12小时后,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仅为对照组蚜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30.3%,其体内的Na-K-ATP酶活性仅为对照组棉蚜Na-K-ATP酶活性的21.60%。。紫茎泽兰素A对乙酰胆碱酯酶和Na-K-ATP酶的抑制作用是其导致蚜虫死亡的重要原因。较高浓度(2.00g/L)的紫茎泽兰素A亦对棉蚜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表现 四f!I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出抑制作用,表明紫茎泽兰素A不仅可以作为杀虫剂使用,而且还可以与其它杀虫物质混用并发挥增效作用。 安全性实验表明紫茎泽兰素A 对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5000mg/KIn,对大鼠的急性经皮 LD50>2000mg/KIn,对家兔皮肤、眼粘膜无刺激性。紫茎泽兰素A属低毒类化合物,可望作为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农药在生产中应用。
其他文献
金属碳化反应是碳-碳不饱和键对碳金属键的插入反应,由于在反应中生成了新的碳-碳键和新的碳-金属键,引起有机化学家尤其是金属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反应的易操作性和多样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当今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本文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化工物性定量预测中,成功地从一个学科领域里移植了一种技术到另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展开分析。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3月间本院行磁共振检查学龄前患儿中选取90例为本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无痛内镜技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诊疗成功率。现将对其手术的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3-90岁
建立了在窄波段内具有普适性的无量纲化线性发射率模型,对基于此模型而提出三波长温度测量法,着重说明了三波长法适用的测量条件以及3个测量波长的选取原则。在波长选取原则
上海长期面临国土空间资源紧约束,“向地下空间进军”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上海城市特点,为建设高品质城市地下空间,以科学人本、底线安全和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从
聚合物在挤出机内经过固体输送、熔融塑化、均化等单元过程,最终通过机头口模挤出成型为需要的制品。据此,单螺杆挤出理论也主要由固体输送理论、熔融理论和熔体输送理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