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且不断创新,呈现流转规模扩大化、模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区域差异化的特征。依据各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各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一味地追求流转速度,以达到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这些盲目而不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行为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且潜在着不断向社会释放的风险,集中表现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受损、土地过度集中引致的社会不公、土地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土地转出户就业风险以及土地转入户的经营风险。所以,当前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冷静思考日益活跃和不断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并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否则其引发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空间分异,将难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我国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差异非常显著,同一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在不同类型区域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即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具有区域差异的特征。因此,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及空间分异特征,为有效构建分区防控政策体系的科学依据。本文在考虑区域差异的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明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首先,在对国内土地流转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等方法计算相关指标值。接着对湖南省123个县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评价,得出风险评价结果以及运用距标准差值法划分风险等级,分析不同风险等级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最后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主导因素,提出具体的风险分区防范措施。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民权益,维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村土地正常的流转,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为有效防控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提供决策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抽查2010年10、11月份门诊电子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对不规范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减少或杜绝类似错误发生。结果共抽查处方28942张,合格处方25469张,不合格处方有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为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实现下一阶段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日本出于传统的冷战思维考量,多角度外交出击以期达到阻击中国外交战略的目的。然而中国
目的研究利用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
杂交育种是番木瓜传统的育种方式,但育种难度大,费时且杂交成本较高。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番木瓜优良品种种苗的繁殖,降低育种成本和难度,保证品种纯度。高效离体培
摘 要:采用三种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幼果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测定果皮色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套袋处理显著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指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果袋处理,综合效果好。   关键词:三红蜜柚 套袋 果
为研究缓控释肥在成都平原鲜食糯玉米种植中的效果。选用4种缓控释肥,以传统施肥(复合肥+尿素)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缓控释肥和当地传统施肥对鲜穗产量及产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进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问题是当前生物力学发展中较为活跃的分支之一,也是流固耦合理论的一大应用。考虑到动脉血管是弹性的,弹性血管的管壁是可变形的,因此当血液在其中流动时,管壁
为了了解金花茶在南宁市栽培的物候期,连续3年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引种的12种金花茶组植物进行物候期调查。结果表明:12种金花茶展叶期大部分集中在春季和冬季。花期除了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