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基固体酸负载离子液体水解纤维素的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环境问题的突显,利用生物质作为替代能源变得至关重要。纤维素是生物质的主要成分,其水解产物在能源与化工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水解纤维素常用的方法有:生物酶法、均相酸法、离子液体法和固体酸法,其中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兴的溶剂,在纤维素水解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固体酸在水解纤维素过程中,有着便于分离和重复使用的特点,且固体酸制备简单。本文以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生物质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炭化,浓硫酸磺化制备固体酸,吸附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用于纤维素水解。实验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竹炭基固体酸负载离子液体水解纤维素。实验采用竹子为原料,通过不同温度高温热解后,用98%浓硫酸磺化得到的固体酸,固体酸通过吸附离子液体[BMIM]Cl得到催化剂BBn-S-IL。催化剂表面磺酸根的含量与生物质炭化温度有关,BB3-S-IL中-S03H含量为0.536mmol·g-1,温度越高磺酸根含量越低。然而固体酸负载[BMIM]Cl的能力与炭化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炭化程度愈高,吸附能力愈强。文章还考察了加热方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加热条件下,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4h时,BB7-S-IL水解纤维素所得总TRS得率达到22.64%,较BB-S提高了 18%,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2)实验选择常见的农林废弃物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核桃壳为原料,经过700℃高温炭化后,利用浓硫酸150℃磺化13h,得到固体磺酸CB-S、PB-S和WB-S,通过吸附反应负载[BMIM]Cl制备催化剂CB-S-IL、PB-S-IL和WB-S-IL。对比了负载[BMIM]Cl前后催化剂的水解效果,并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纤维素水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材质对炭化磺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炭化所得PB具有丰富的孔结构,磺化后-S03H含量较高。PB-S-IL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4h时,还原糖得率为24.83%,与PB-S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隧道地铁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确保隧道地铁安全且平稳地运营,对隧道地铁进行形变分析就越来越重要。随着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不断发展,应用于文物保护、城市建筑物的检测、地形测绘、隧道工程、采矿业等。像隧道、大坝等采用传统的设备不能有效采集形变信息,而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快速、高精度的扫描点云数据。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轮廓进行扫描,对于获取的隧道点云的数据进行形变
随着技术、经济、环境等需求的提升,建筑行业迎来“新挑战”,面临“新常态”,谋求“新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拼装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在节约工期、控制成本、减少污染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筑行业注入新的活力;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己经成为了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基于以上背景,大批
目的:探讨Q808对大鼠颞叶癫痫(TLE)模型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Q808治疗TLE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50只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n=10),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127mg/kg),予阿托品灌胃30分钟后腹腔内注射匹罗卡品(20mg/kg),建立颞叶癫痫模型。根据癫痫发作Racine 6级评分标准达Ⅳ-Ⅴ级、持续抽搐30mi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装置应用到各个领域,导致电网出现大量谐波及无功电流,电能质量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阐
随着时间推移车联网系统中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作业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海量数据的操作。因此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车联网系统中
学位
迈入工业革命时期以来,世界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土木建设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步入新的台阶。特别是近些年来,一带一路战略和我国十
化工设备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塔设备是石化装置中的主要设备,传统的塔板已经渐渐满足不了现代化工高效率、低能耗的需求了,新型塔板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的主要
自2010年4月16日国内衍生品市场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开启了股票现货套期保值对冲的历史。自2012年10月中国保监会颁布相关规定后,保险资金获准运用股指期货
学术界开始日益关注儒家价值观对企业管理经营的影响。但是对于儒家价值观对于创新的影响,学术界一方面相关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严重分歧。为了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