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使健美操运动在全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推广。国家体育总局自1998年至今共发布了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以下简称《锻炼标准》)。本文分布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三套《锻炼标准》的基本步法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探讨出每套《锻炼标准》基本步法的特点。从而为以后健美操的编排、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三套《锻炼标准》纵向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三套《锻炼标准》基本都是随着音乐的级别越高,速度越快,运动的强度也就随之增大,动作完成的难度也逐渐的加大。这样满足了不同阶段人群的需求,随着级别的增高对锻炼者身体的要求也随着提高。音乐速度也符合有氧运动对强度的需求,大都控制在130—150拍/分,始终保证锻炼者的运动强度在中等强度。通过对三套《锻炼标准》横向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套《锻炼标准》对基本步法的运用比较的少,而且步伐组合也相对简单,一级中只用了6种基本步法,而且没有高冲击力的步伐,随着级别的增高,高冲击力步伐的数量增加的比较明显,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循。对于动作路线的变化除了三级、四级的路线变化总数比较多,其他各个级别均没有太大变化。而对于动作方向的变化变化幅度比较大,一级仅有8次变化,四级达到44次,六级共有17次变化。这样起伏的变化不太符合健美操创编的特点。变化的角度也相对来说比较的多。无形中增加了锻炼时的的难度,对练习者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在运用音乐方面,第一套《锻炼标准》的整套音乐主要以迪斯科为主,节奏比较单一,并且与时代气息不符。初级的音乐速度较慢而且旋律并不不完整。第二套《锻炼标准》中主要以基本步法的练习为主,上肢只起到简单的配合作用。并且巧妙运用步伐连接把两个简单的基本步法连接起来。增加了步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动作路线变化幅度不大,随着级别增加路线变化的越复杂。五级、六级涉及所有的路线变化。由于五级的高冲击力步伐比较多,所以五级中的方向变化和路线变化的总数都比较少。其他各个级别与第一套相比动作的路线和动作方向变化较多。第二套的一级就有18次动作路线的变化,对初学者来说动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转体角度方面增加了225°和270°的角度变化,而且角度变化总数比第一套《锻炼标准》明显增加很多。在音乐的运用方面比第一套《锻炼标准》更加规律合理。时间一般都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二分钟的有氧操部分和一分钟的力量训练。随着级别的增加音乐的速度逐渐加快。并且在音乐风格上融入较多的元素,符合时代的潮流,给人印象深刻。第三套《锻炼标准》在第二套的基础上,增加了步伐连接,并且能很自然地连接三个基本步伐,动作使步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体现,三套少儿部分的和成人套路的步伐没有完全一样,较成人套路稍微简单一点减少了高冲击力步伐,使少儿套路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而且在编排上也更加的合理,有很大的创新。结构更加的合理,每个级别都有四个组合,不仅设计的是左右对称,前后也是对称设计。动作路线变化和方向变化设计的都比较合理,均匀。与前两套相比没有太多的起伏波动。并且在六级套路中出现了舞蹈的元素,增强了其表演功能,符合时代的特征,跟上当前流行趋势。在转体角度方面增加了450°和540°的转体角度变化与前两套相比角度变化的总数在增加,说明其难度在增加,角度变化更加复杂。最后,从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基本步伐的变化规律的看我国健身健美操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