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邦达列夫微型散文集《瞬间录》的抒情风格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通过《瞬间录》体裁特色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抒情主人公以及作品中的哲理抒情特色来呈现、分析并总结邦达列夫微型散文集《瞬间录》的抒情风格,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并将集中所含纳的微型作品依据其主导因素、叙述主体进行分类,同时探讨《瞬间录》作品中所涉及的若干哲学问题,以及由此生成的哲理抒情风格。论文共分前言、第一、二、三章以及结论。前言中阐明选题意义,研究目标,论文新意与结构,分析了命题的合理性,并对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十九世纪后期,自屠格涅夫《散文诗》问世以来,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对诗与散文融合,抒情与叙事杂糅等文学命题展开研究,使得抒情散文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自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得以盛行,至今仍呈方兴未艾之状,其间鲜明体现出屠格涅夫散文诗的传统延续,以及布宁、帕乌斯托夫斯基、卡扎科夫、索洛乌欣等一批作家对抒情现实主义的接力开创。邦达列夫素以军事作家闻名于世,抒情散文集《瞬间录》当属作家的神来之笔,其间蕴含着对俄罗斯文学的抒情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与吸纳,以情节淡化、哲理抒情和微型散文的诗意叙事建构为自己的文学世界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篇论文将从三个方面研究对邦达列夫散文集《瞬间录》展开研究,即散文诗意化,形象抒情性以及作品的哲理意蕴。第一章专论邦达列夫《瞬间录》的体裁特色,该章有三个小节构成:第一节着力分析二十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抒情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特点。许多文艺学家将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发展特点概括为体裁和风格的相互丰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一时期抒情散文较为盛行,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小说体裁中。第二节着重探邦氏微型散文的抒情特征。可以认为,《瞬间录》中的许多作品篇幅虽小,却有着丰富的哲理内涵与浓厚的作家主观抒情因素,从而构成微型散文的主要特征。第三节着重探讨《瞬间录》中的作品体裁类别特征。《瞬间录》中的作品根据风格可以被分为三类:抒情作品、抒情政论作品和叙事作品,并将对这三类作品进行研究。论文第二章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的叙事主体。依据叙事学理论对叙事主体分三节进行分类研究。在第一节中将通过分析《童年的星星》、《草原》和《使者》这三部作品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类作品多以作者的“我”展开叙事。第二节中的作品的叙事也是由第一人称“我”来进行,但这不是真正的作者,而是虚设的作者。这一节通过分析《寡妇》、《抱怨》和《进攻》这三部作品来把晤这种叙述方式的特点,即作者不需要作者过多的阐释,方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予以充分揭示。第三节中的作品的叙事者是全知全能的客观叙述者。这一节以《一瞬间》、《出卖》、《想象》和《邻居》为研读对象,并得出结论:这种叙事结构克服了作者自身叙述的主观局限性,造就一种逼真的叙事效果,叙事的展开似乎摆脱了作者的参与。第三章探讨了《瞬间录》作品中的抒情哲理倾向,对散文集《瞬间录》涉及的诸多哲学命题与哲理抒情特征展开研究。该章内含四节。第一节主要探讨邦达列夫散文集中的时间问题。立足于《在某一瞬间》、《等待》、《河流》等篇幅的研读,笔者认为,散文集因时间的展开而使得作品具有了典型的哲理倾向。主人公生命中的时刻都是通过“存在”这一概念来呈现的,因此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具有了全人类范围的深度和意义。时间流逝这一主题反映在邦达列夫诸多其他作品中。在第二节中,笔者视“永恒与瞬间”为邦达列夫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洞察作者对时间的客观接受,并认为,在作家许多作品,如《一瞬间》、《斯大林格勒》中都讨论了瞬间与永恒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在第三节中,笔者探讨了《瞬间录》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相脱离这一悲剧问题,但同时也涉及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文本实例告知我们,一个人通过爱能够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四节专论“生与死”问题,此乃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永恒主题,也是邦达列夫笔下的一个经久呈现的主题。在《瞬间录》的许多作品,如《修道士》、《寡妇》、《在某一时刻》中都描写了人们面临即死的恐惧。在邦达列夫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为他人甘愿牺牲自己,那么他就能够将这种恐惧克服。结论部分则是本篇论文得出的研究总结。《瞬间录》从三个方面对作品的抒情风格进行了分析。《瞬间录》按体裁可归属于抒情小说或微型作品,这种体裁使得《瞬间录》中的作品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美学体系,展示出作家的世界观;根据叙事主体可将《瞬间录》中的作品分为三类:叙事者分为作者的“我”、虚设的“我”、他者的“我”。多叙事主体使得作者能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感情;哲理因素抒情是抒情散文中一个典型的特征。《瞬间录》中涉及了很多的哲学问题:时间、永恒与瞬间、人与自然、生与死。这些问题赋予作品以哲理抒情的色调。本论文的学术开创性在于许多人一听到邦达列夫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他的《热的雪》、《营请求火力支援》、《选择》、《岸》等战争题材作品,而对他的微型散文集作品《瞬间录》则鲜有人知,在邦达列夫研究中,这部作品也鲜为提及,更谈不上系统和专门研究。《瞬间录》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其中能鲜明地感受到从屠格涅夫《散文诗》开创的抒情散文传统。至今这一方面只在不多的文章和几个学者的评论中出现过。因此在讨论散文中的抒情因素这一问题时,本论文以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以较为丰富的议题展开对邦达列夫《瞬间录》中抒情风格的研究。
其他文献
小麦淀粉是人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籽粒干重的70%。小麦籽粒中淀粉合成由一系列酶催化形成,SSIV作为淀粉合成关键酶之一,在拟南芥和水稻中,分别对叶片或籽
随着2017年新课改的实施,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史料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在众多史料的运用中以文字史料的运用最为普遍,文字史料的运用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化解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可以适应高考出题趋势,减轻考试压力;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字史料浩如烟海,在面对如此之多的文字史料,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选用文字史料时应本
初中的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数学的学习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有正确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情境图、课件、合作探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适当铺垫,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及时调整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人口和机动车越来越多,使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而发展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缓解该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领域仍然采用二极管整流机组和电阻能耗的供电模式,能源浪费严重。能量可双向流动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流器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尚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和解决。本
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视以及任何安装智能操作平台的移动设备,都可以在通用平台上,使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共聚一处,进行视频会议开展协同工作,实现点对点实时信息交流和数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
玻璃钢储罐具有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油气开采、存储、运输及污水处理等环节。然而,玻璃钢复合材料易老化,抗冲击性差,常发生裂缝、分层等破坏,造成复合结
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既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又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鉴于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复杂的文化信息特征,成语历来是最难翻译的语言现象之一。随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