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WTO之后,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能源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对我国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从宏观上树立了天然气的主导气源地位。但是在天然气主管网还无法辐射到的地区,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选择进口液化天然气作为主气源,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既符合目前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又能确实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而言,由于其巨大的投资,一经建成之后,对于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因此,结合我国福建莆田秀屿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向下游不同用户的多种可行性输配方式的比较,从管道运输,液化天然气槽车运输(LNG卫星站建设)和压缩天然气拖车运输这三种运输方式以及相应的建站规模的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从而得出不同运距和用气负荷下的最佳输配方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研究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对日本的能源结构,以及液化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变化,以及液化天然气在日本的应用情况来说明其重要性。同时对世界液化天然气的市场供应,海运市场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液化天然气国际市场应用和市场供应的分析,证明我国引用液化天然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对于液化天然气的接收终端着重在功能性方面进行介绍,以对后续的下游输配做一个重要铺垫。第三,具体结合珠江三角洲液化天然气利用情况,对于下游具体用气量和不同时间的规划,从分析各种输配方式的工程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地理区位着手,将其在运能,运距,建设周期,费用,安全可靠性,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来综合评估,反映出不同规模和运距下的合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