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网点三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点是构成图像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印刷传递过程中的网点微观立体形态表征对于图像复制质量的控制与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网点在印刷或打样过程中的状态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和印刷图像的呈现效果,不同网点质量的样张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阶调再现。通常,考察网点微观结构对图像复制质量影响的方法均属于基于网点的宏观评价方式。如色度值、密度值、网点扩大值等常规参数测量法和视觉观测法等。若从网点在传递过程中形态传递特性这一微观角度去研究图像复制质量,则印品质量问题则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研究将网点的立体结构形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应用显微摄影测量技术,运用明暗形貌恢复方法(SFS)构建网点三维结构模型D-M,对印刷网点微观结构进行准确还原,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网点的微观立体结构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利用数字高程(DEM)分析计算系统的描述网点形貌参数,从微观层面对印刷品表面特性及印刷质量评价体系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网点微观特性提取与表征提出应用显微摄影测量技术准确采集网点二维图像信息,对网点表面高度进行求解,建立印刷网点微观三维结构模型;以精密微型球体作为参考介质评价算法的精度,验证模型在微观还原方面的适用性;为提高原有算法的精准度,提出了改进的微观网点形貌恢复方法。在原有SFS算法的基础上,对光照参数进行8邻域估计,得到点光源的偏角和倾角,使其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微观领域。(2)网点微观特性分析与量化利用数字高程(DEM)分析计算系统从微观层面对印刷品表面网点形貌结构进行表面测定和量化计算,筛选出印刷品表面特征描述所需要的高精度参数,并以此研究不同形状调幅网点及调频网点微观参数对印刷品质的影响,结合电镜分析最终完成对网点形貌特征的分析与评价。(3)印刷品质量预测与评价根据网点微观参数建立网点微观质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微观参数与印刷品单一宏观质量指标间的数学关系;根据网点微观参数与印品宏观指标的联系,构造彩色印品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最终形成了通过检测网点微观三维形态参数预示印刷图像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实现了网点微观立体结构的可视化表达与定量分析,建立了基于微观三维形态参数的印刷品图像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具有良好的直观观测效果,同时显著提高了表征和测量网点微观相关指标的准确性,实现了印刷质量的测度由二维转向三维及从宏观测量到微观表征的重要转变。这种新的思想和方法将对网点微观特性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效果带来一定进步,为从源头上控制印刷质量提供了可能,也为印品图像质量的控制与评价研究提供良好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一、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此人一一为具育所闻"师:我们上节课讲到成语"世外桃源"源自《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用它来比喻与世隔绝、幽静美好的地方,可见"与世隔绝"是它重
香具是指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器皿用具。自古以来,品香与赏香就备受名人雅士和上层贵族所推崇,所用香具必同时具备实用及装饰功能,并赋予其深远的象征意义,因此造型制作甚为讲
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新能源研发成为热点。论文从新能源研发背景入手,旨在通过研究,明确国内外新能源研发所处的状态和发展趋势;结合历史和现状,借鉴国内外经验,及时调整自身在发
服装是一种美化、修饰人体的艺术,只有当服装与人体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它的魅力与作用。所以,人作为服装主体,制约了服装设计美观性的各个因素,占据着最重要位置。人的体
我国冷鲜肉由于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差给肉品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宰后成熟过程中内源酶系统如何通过降解肌肉蛋白质,进而影响肌肉不同状态水分的含量和
本文采用现场观察、资料收集、采样测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手段,以徐州-大屯矿区为研究对象,从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界面化学、环境化学等角度,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矿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在6种咬合负载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骨折段位移,为下颌骨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体
近年来,网印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丝网印花技术不单单在纺织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工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印刷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的丝网印花技术
世界级管理大师、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隐形冠军企业研究专家赫尔曼?西蒙历经10多年的积累和探讨,向全球发布"隐形冠军"这一概念,他说在可口可乐、微软、宝洁、GE等知名大企
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利用多重PCR扩增存在效率不均衡的问题,通过提高检测效率,并检测通量,拟建立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