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小说中的“恶母”形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ongshan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侧重于对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小说中的“恶母”形象进行研究。绪论部分,简要阐述选题来源及论文的研究对象,梳理评述学界对女性文学中“恶母”形象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主体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中华民族的“母性崇拜”情结,梳理古代文学对慈母的书写及现当代作家对无私奉献的崇高母性的歌颂和强化,阐述母亲的社会人格是如何在男权话语的支配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塑造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内化为传统女性的自我价值规范,从而建构起“母亲神话”。第二章通过梳理张爱玲、萧红笔下的“恶母”形象和丑陋母性,分析现代女性文学对神圣母性的质疑和消解。采用文本细读分析法,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作家小说中的“恶母”形象分为粗俗的母亲、控制欲母亲、“放荡”的母亲、残忍的母亲、窥视欲母亲五种类型,分别予以解析。着重运用文艺学、美学、比较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不同女作家笔下“恶母”形象的共性特征,探究造成母亲性格之“恶”的社会历史缘由、文化制约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机制。第三章结合具体作家作品,阐述新时期女作家对母亲进行集体审丑,“母性崇拜”耸立之塔轰然坍塌的原因,考察母亲形象的塑造与时代话语、社会文化思潮的关联。第四章主要阐述“恶母”形象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性别内涵,通过对新时期女作家笔下的“恶母”形象与古代“恶母”形象、现当代男作家的“恶母”书写的比较,探究两性叙事文本中“恶”的不同,阐述“恶母”形象所折射的女性主义思想及这种反母性书写的女性文学意义、文学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共150例,均实行剖宫产术,平均分为大出血组和对照组,大出血组为术
幽默,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与极富内涵的文化产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交际至关重要。其最丰富及最常用的表现方式以言语幽默为主,因此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言语幽默的研究在哲学
企业价值评估是股票发行、公司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兼并、收购或分立等活动的重要先决条件。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主要是对企业的资产价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目的探讨海南省中老年人HIV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 257例中老年人进行HIV相关感染因素问卷调查,
对秦皇岛市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信息产业未来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承接京津冀部分信息产业转移,通过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基础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血液稀释会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对于极度血液稀释时往往会使用促凝药物或通过输注血制品来纠正凝血功能失衡,但这些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尚没有统一定论。
价值澄清法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价值澄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多元的社会价值观的存在、个体主体性的不足、心理归属和外部赏罚机制等原因,极易走向
油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种,具有产量大的特点,可以作为食用油和工业原料。因此在一些容易生长的地方大量种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种子与种植地、翻新土壤和做好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影响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因素有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特征、国家政策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公司治理结构是其中比较重要的
通过对微粒观主要内容的归纳,揭示了微粒观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苏教版《化学1》的专题1的教材内容、初中阶段微粒观的教学及高中对微粒观的学习要求,提出用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