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去离子技术去除和浓缩水中磷酸盐及氨氮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为活动增加了自然水体中氮磷的输入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出现,如何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磷酸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常用的去除氮磷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法等,均存在成本高、去除效果差等不足。同时,氮磷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本文采用电去离子技术同时去除和浓缩氨氮和磷酸盐,一方面对原水中氨氮和磷酸盐进行去除,使出水达标,另一方面对氨氮和磷酸盐进行浓缩并加以回用。电去离子(EDI)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分离技术,近年来在重金属分离与浓缩、制备超纯水等领域所展现出的优良性能受到了人们关注。它结合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的优点。本文主要针对EDI去除和浓缩磷酸盐和氨氮的效果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自主设计制作了EDI反应器,包括循环式和连续式操作。首先对装置中材料和运行参数进行了选择,验证了EDI装置去除氮磷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不同电压、进水磷酸盐浓度和进水流速对EDI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树脂1:1(v:v)填充D001和D201离子交换树脂并预先吸附饱和的条件下,适宜的操作条件为电压30 V,进水流速5 mL/min、磷酸盐浓度100 mg/L,连续运行10 h后,淡室出水为15.68 mg/L,磷酸盐去除率达到86.3%,浓室浓缩倍数为2.58,电流效率为56.6%;证明EDI技术可以连续高效地去除和浓缩磷酸盐。此外,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明确了电压通过改变驱动力影响离子迁移、进水浓度通过控制系统导电性影响离子迁移、进水流速通过控制离子在EDI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影响离子迁移,其中电压对迁移速率的变化占主导作用。最后,考察了EDI处理氨氮和磷酸盐混合溶液的效果并对电压进行了简要分析。不同电压条件下连续运行3 h,原水氨氮浓度分别降为7.5-29.1 mg/L,去除效率最高为95.0%,浓缩倍数为0.82-1.36;磷酸盐浓度分别降为9.1-30.6 mg/L,去除率最高为94.5%,浓缩倍数为1.00-1.15。说明EDI可以同时对水中高浓度的氨氮和磷酸盐进行去除和浓缩。
其他文献
当前,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污染处理厂出水的深度处理。然而,由于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有显著关系,在高纬度地区或者冬季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低中纬度地区去除污水中
随着城市建筑日趋密集化,建筑泥浆量越来越大,其处理处置问题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课题根据南京现场桩基泥浆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建筑泥浆高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升和改善。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范围的环
污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控的主要方法之一。很大一部分污水属于固液混合的悬浊液范畴,浓度是能直观体现其性质的指标参量,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准确检测其浓度变化情况是评定水质情
渤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封闭型内海,其北、南、西面分别环绕着山东、河北、辽宁、天津三省一市的13个主要城市,沿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海域内饵料丰富,是众多经济鱼虾类的产卵场
两制关系迄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扼杀与争得生存阶段、并存与对抗阶段、共处与竞争阶段。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学者重视,但大多研究都忽略了环境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本文利用2000-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
该文报道用培养法和代谢抑制实验对性病门诊体检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共 72 4人进行了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分离培养和血清分裂。结果显示 :非淋菌性尿道炎
目的总结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多索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