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解决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中最为棘手的一环也是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好老年医疗问题,实现健康老龄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更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学位论文共分七个章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全文在基本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制度可行性为主线,先总后分,逐层深入,逐步细化。 在“提出问题”阶段(第一、二章),首先概述了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而分析了老龄化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的挑战,最后归纳了当今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新突破点。 在“分析问题”阶段(第三、四章),遵循医疗保险理论,估测老龄化背景下医保基金的平衡能力,然后分别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在老年医疗保障中的功能和角色,最后探讨了老年医疗保障的目标定位、重点领域以及核心问题。 在“解决问题”阶段(第四、五、六、七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总体框架性设计,接着针对其中担任重要角色的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对现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养老资源进行整合,最后为进一步完善老年医保制度,对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老年护理医疗服务,总结了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结合医疗保险相关理论知识,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15年内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医保基金的平衡能力(主要内容(8900余字)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2期上); 第二,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划分为初级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护理医疗保障和住院医疗保障四个层次,分别从保障目标、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方式、组织方式、资金来源、服务主体七个方面进行制度框架性分析及设计; 第三,将老年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细分为老年基本医疗、短期护理和长期护理三部分,通过对现有为老卫生服务资源(如老人护理院、敬老院、老人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社区为老卫生服务资源; 第四,从缴费、支付、管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典型的日本老年护理制度,并归纳了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开展几十年来的内容、特点、经验和教训,进而分析了上海老年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并对开展上海老年护理服务提出政策性建议。 本学位论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笔者所执笔的上海市财税科学研究所一项有关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报告(2004.11)和笔者的实地调查研究所得,文中所研究并构想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应隶属于全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更为突出和细化老年人群的特定医疗需求。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本文能为当前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先逐个解决局部矛盾,再在此基础上统一整个体系,这样所建立起来的医疗保障体系才真正顺应实际,符合民生需求。
其他文献
从1996 年开始,中国从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原油净进口国,此后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包括原油和成品油)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4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1.437 亿吨,进
可转债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为数不多的西方金融创新产品之一,是一种介于公司债券与普通股票之间的混合金融衍生物。投资者具有在将来某一时间,选择是否按照一定的转换价格将可转
本文突破新古典经济学对于知识完备性的假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制度这个新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不同制度模式促进知识发展创新的机制和特点,对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进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