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江苏省大型港口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口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15年以来,我国港口生产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在经济新常态下,港航产业的发展呈现了许多新特征、新趋势,成为我国港口实现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港口的运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效率的提升与改进有助于增强港口竞争力,因此,开展港口效率研究对港口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针对传统DEA模型的局限性,将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纳入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随机误差和环境变量对输入冗余值的影响,并利用模型的反馈结果对输入值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调整后的值重新投入模型进行DEA效率测度,从而构成本文的三阶段DEA模型。再者,运用因子分析法作为三阶段DEA模型的辅助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数量进行削减并且避免了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更好地发挥了DEA模型的优势。论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6大港口进行了效率值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从历年整体来看,江苏省各港口效率水平偏上,且处于上升态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部分港口如南通港、镇江港存在投入拥挤或产出水平低下的问题,港口资源浪费严重;通过一三阶段DEA测度值对比发现,在考虑了环境因素后,各港口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规模效率呈现不变以及下降趋势。证明江苏省各港口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干扰低估了第一阶段DEA所测度的纯技术效率值且高估了港口的规模效率。因此,将环境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进行三阶段DEA测度,使得港口效率结果更加的科学与真实。
其他文献
企业间日益频繁的商务协作和信息技术发展到集成化电子商务阶段的契机,共同孕育了“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的产生。 另一方面,企业间协同商务需求的不断变更,意味着企业需要以支持信息系统的简易重组的方式来组织其应用程序,作为这些信息系统的粘合剂,业务流程必须要具备相当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论文从“面向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协同商务的实现思路。首先研究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第三方物流(3PL)主要致力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定出以客
本文主要对几类 Steiner 树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欧氏平面上的Steiner 树问题是这样描述的,在欧氏平面内给定一个点集,连接这些点的最小的树叫做最小 Steiner 树。求解最小 S
随着多Agent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国家对煤炭安全的重视,在煤炭生产企业中进行安全隐患监控和报警系统信息化管理,为煤炭行业提供解决安全隐患决策支持,进而建立起有效的预防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中国企业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跨国并购浪潮。在眼花缭乱的跨国并购背后,中国企业是否实现了并购之前所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通车流量大、设施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交通载体,其快捷、安全和舒适的特点,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方面日益凸现。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