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钛合金表面纳米化与离子渗氮的工艺、结构与性能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优良耐蚀性的钛合金成为海洋工程青睐的高端材料。然而,钛合金本身硬度相对较低、摩擦系数高、耐磨性差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此外,在严苛的海洋环境中钛合金结构件有发生缝隙腐蚀的危险。通过离子渗氮在钛合金表面生成多级渗氮层能同时增强钛合金耐磨性和耐蚀性。但在极端腐蚀条件(高温、低p H值、高Cl离子浓度)下,钛合金渗氮层存在易萌生裂纹、发生局部剥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拟在渗氮前增加表面纳米化作为前处理,通过梯度纳米晶结构缓解显微结构从渗氮层到基体的突变,抑制渗氮层剥落。通过表面纳米化和离子渗氮两个工艺的配合,在钛合金表面上制备具有良好结合力的耐腐蚀氮化层,更好地发挥钛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功能。本研究以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TC4(Ti-6Al-4V)钛合金为实验材料,通过调整表面纳米化喷丸工艺及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参数来调控渗氮层结构,寻找最佳膜/基结合力与耐蚀性的渗氮层结构。通过高能喷丸,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喷丸变形层(SPD层及总变形层)厚度随喷丸时间延长或喷丸压力增大皆呈现阶梯型增加趋势,但达到饱和变形量后,变形层厚度趋于饱和。表层纳米晶平均尺寸随喷丸变形程度增加而降低,并在饱和变形量时趋于稳定。晶粒细化机制为位错运动主导。表面纳米化显著提高了TC4的表面硬度。当表面α相细晶化进入饱和阶段后,表面硬度也趋于稳定。0.6 MPa下喷丸25 min后表面纳米晶尺寸和SPD层的厚度都趋于饱和,因此确定0.6 MPa/25 min为TC4钛合金喷丸纳米化工艺参数。表面纳米化TC4钛合金实现了500℃低温离子渗氮,获得了表面纳米晶渗氮层。在500℃低温渗氮过程中,喷丸样品表面稳定的纳米晶结构加速原子扩散,让氮原子在低温下保持较高的扩散速率。表面纳米化后低温渗氮样品(SP-500℃-20 h)的氮化物层厚度与粗晶中温渗氮样品(O-600℃-10h)的氮化物厚度相似,约2.1μm。同时,SP-500℃-20 h低温渗氮与O-600℃-10 h中温渗氮的表面硬度相近,截面硬度分布规律相同。SP-500℃样品保留了表面纳米晶组织,同时心部基体组织也保持稳定。因此SP-500℃低温渗氮是本文推荐的渗氮温度。若需要更厚的化合物层,可延长渗氮时间。使用划痕法对比氮化物层厚度同为约2μm的纳米晶渗氮层(在SP-500℃-20 h)与粗晶渗氮层(O-600℃-10 h)的膜/基结合力。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晶氮化物表层开始剥落的临界应力Lc1值偏小;而纳米晶氮化层与粗晶氮化层完全失效的临界应力Lc2相同,约30 N。考虑到纳米晶氮化物表层表面粗糙度远大于粗晶渗氮层样品,而粗糙表面会对划痕实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纳米晶氮化物的膜/基结合力实际应该更好。在室温3.5%Na Cl溶液中,不同表面状态的渗氮样品(SP-500℃-20 h/O-600℃-10h)的阳极极化电流比渗氮前更低,极化电阻比渗氮前更高,即耐蚀性更好。纳米晶氮化物表面(SP-500℃-20 h)的耐蚀性显著优于粗晶氮化物表面(O-600℃-10 h)。此外,考虑到粗糙度对极化曲线的负面影响,可以推测当样品粗糙度相同时,纳米晶氮化物表面(N-SP)的自腐蚀电位还会升高、阳极极化电流则会显著降低,即能展示出更好的耐蚀性。
其他文献
在目前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量数据信息都存储在互联网中,针对问题进行复杂网络的建模,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种节点分类、节点聚类、链接预测、影响力分析、可视化分析等问题。而针对复杂网络社区的发现可以有效的观察社区的整体结构,分析社区演化过程,找出中心性节点,针对真实网络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学者对社区发现算法研究的深入,基于图嵌入技术的社区发现算法、基于密度聚类的社区发现算法、基于标签传播的社区
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金属中心的重原子效应,使得旋轨耦合作用增强,能够同时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大大增加了磷光量子效率,成为有机光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量的扩大,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却只有一小部分是对人们有用的。搜索引擎在处理此问题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噪声过多、有效内容过少和问题定位不准等,导致了用户无法高效的从互联网中获取有效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问答系统应运而生,人们越来越关注问答系统,因为问答系统能从海量信息中选出有效信息反馈给人们。随着知识图谱的发展,传统问答系统的模式也逐渐改变。对输入问句的识别和根据问句中实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村正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一部分农户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
5G通信技术推动了万物互联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规模连接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特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的连接给物联网系统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挑战:能量消耗大、硬件费用高和频谱资源短缺。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技术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其被动式的通信方式契合了物联网系统的发展需求。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的主要信息传输设备——无源标签,通过反射环境中存在的信号,达到和接收机进行通信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进入新常态。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为6%-6.5%。为了实现6%-6.5%目标,
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动资源在网络上的共享,在Internet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技术。对等网技术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整个网络资源流量的传递过程中超过70%是通过该技术实现的。随着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伴随4G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P2P网络也进入了移动对等网络(MP2P,Mobile Peer to Peer)的新时代。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MP2P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
自从人们成功剥离出石墨烯后,二维材料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s)因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丰富的电学性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H-NbSe2作为TMDs的
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光子晶体光纤的产生及发展,极大推动着光纤传感器的发展。结合光子晶体光纤无截止单模传输、大的模场面积及良好的色散等优点,极大优化了传感器结构设计。本论文主要针对几种不同的光子晶体光纤,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特性。本论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我们分别利用双芯光子晶体光纤(TC-PCF)和保偏光子晶体光纤
由于薄壁梁结构具有高的刚度质量比,所以它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工程中。在薄壁梁的概念设计阶段,其截面形状的设计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通过传统的截面设计方法不能得到具有薄壁特征的截面,而且设计结果往往无法满足冲压工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移动可变形组件方法的截面拓扑优化方法。论文以截面面积作为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以截面的弯曲惯性矩、扭转惯性矩为约束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欧拉-伯努利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