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小城镇用地分类研究——以彭州市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小城镇用地兼有城乡两种用地的特征,是小城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建设的生产要素。在认识与研究小城镇用地的过程中,用地分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作为管控土地利用并协调各类开发使用行为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用地分类贯穿于城市规划从基础调查、规划编制、到审批及管理的全部过程。它的合理构建和顺利运作都要与时代背景紧密契合。进入新世纪后,城乡统筹成为指导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理念。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小城镇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小城镇用地的集约利用,小城镇用地分类也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急需加快转变的步伐,尽快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将城乡统筹下的小城镇用地分类作为研究主题。   论文从城乡统筹和土地的密切联系出发,结合小城镇用地及其分类的特点和作用,以我国现行的三种主要综合性分类体系——《镇规划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用地分类为比较对象,在归纳总结镇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分类、土地利用分类的异同的基础上,阐明小城镇用地分类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城乡统筹对小城镇用地分类的要求。同时,文章对日本、英国、香港以及城市标准意见征求稿进行研究,为小城镇分类标准的调整奠定良好基础。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特征显著,研究该地区的小城镇用地分类状况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选取成都市域西北部彭州市的18个小城镇为对象开展特定研究,通过对用地分类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用地分类在城市规划和国土规划衔接、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以及建设实施四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时代发展和现实情况,明确小城镇用地分类调整的目标及思路,并在《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导则》的启发下,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用地分类体系的经验,提出了一套与我国规划体系与层次相对应的小城镇用地分类调整方案,并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其在解决彭州小城镇用地分类问题上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以白鹿镇为例来检验分类的实施效用。
其他文献
医院建筑是一种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由于其功能性较强,以往对医院建筑的讨论多着眼于其规划、功能流线、使用效率、改扩建等方面,而忽略其作为建筑艺术和治愈环境的特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目前教学单位运动和游戏场地的水平、专业体校的运转状况以及城市环境中露天游戏场地和体育公园的设备情况。以莫斯科一些中小学、和大学为例,确定该地
学位
新世纪,中国正在进入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其中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世纪初中期建设的旧工业建筑及其地段。研究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的问题,具有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地域文化和现代建筑创新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也日益被建筑师所关注,中国建筑师们依然坚持不懈的在探索中国地域现代建筑的创新道路。具有鲜明特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步入一个“住宅高龄化”阶段,全面地对旧住宅进行更新改造的时期已经到来。拆除重建的单一方式在如今新的一轮城市更新浪潮中已成为过去式,人们更多的开始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集中体现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上。伴随着中国持续快速的城市化
随着改革开放后小城镇建设的活跃,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开始与城市发展并驾齐驱,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股重要推力。在当前全国全面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城镇能够发挥的作用不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大地震,结古镇为极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不仅要从城市安全的角度出发,恢复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考虑土地权属特殊性
中华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它古老而深邃,延续千年而血脉相传,一气呵成,我们至今还不断地从中汲取着营养。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