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课异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活动形式。简单而言,“同课异构”就是对于特定相似的教学内容由一位或多位教师进行备课、讲授。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多元性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展现,然后通过交流、比较、反思,为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参照系,为教师间搭建起对话的平台,学习的平台和发展的平台。近几年兴起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方式,因其较好地反映了教师们对相似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而得到认可和推广。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上海市七宝中学政治教学实践,试图探求通过“同课异构”案例研究达到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作用。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缘起,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和意义,以及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在广泛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等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就“同课异构”的指导思想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主要体现以高中学生为主体、以高中政治教师为主导、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具体化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问题化四方面;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从目标设计、评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结果四方面入手,对笔者的两个“同课异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第五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四点反思与启示: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2.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要多样化;3.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要切合实效;4.高中政治教学评价要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