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板(VIP)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用于建筑墙体保温材料主要有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不燃,但是导热系数相对较高;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较低,但是可燃。近年来,由于使用EPS、XPS、PU等有机保温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多场火灾,使得政府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制订了更加严格的政策和标准。所以,市场急需一种保温和防火性能都优越的建筑保温材料。  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是一种无机复合保温板,导热系数最低可达0.004 W/(m·K),且防火等级为A级不燃级,能同时达到保温与防火的双重要求。但是VIP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VIP在建筑墙体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含VIP相对于传统保温材料的潜力研究、VIP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方式研究、VIP在建筑墙体中存在问题研究、复合VIP板及其应用方式研究、VIP板和基于东南大学大型环境舱的复合VIP板实验研究。  经过能耗模拟,对于东南大学队SDC2013参赛作品Solark,如果墙体保温材料换成相同厚度的VIP,则可以节省20.3%的年耗电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墙体VIP应用案例研究,梳理了VIP在这些案例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在一些示范案例中,设计师除了用VIP作为保温材料之外,一般还会增加第二层保温;在国内的实际住宅楼案例中,一般仅用VIP作为保温材料,且应用方式与聚苯板类似。  在实际应用中,VIP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失效问题、热桥问题、不可切割问题、无法锚固和穿孔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并提出:VIP并不能单纯地看做一种材料,而应该是一种系统;只有系统地了解VIP的各种特性,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照搬传统保温材料的应用方法。  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设计了三种复合VIP板,并通过实验测试了其受力性能和热工性能。尤其是通过东南大学大型环境舱实验平台,对粘贴VIP板以及干挂复合VIP板在实际墙体中的表现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方案由12mm粘贴VIP板、12mm干挂VIP复合板、50mm粘贴XPS板组成,通过夏季、冬季、恒温、变温、干、湿不同工况进行模拟。  实验得出,12mm干挂VIP复合板处墙体的实测热阻比12mm粘贴VIP处的墙体热阻大30%,保温效果大大增加。50mm粘贴XPS处的实测热阻比12mm粘贴VIP处的墙体热阻小32%,也就是说12mmVIP的保温效果好于50mmXPS。但被刺穿VIP处的墙体热阻为1.69 m2·K/W,比完好的VIP下降了37%。且湿气侵入了刺穿VIP内芯中,会加速其传热过程。  因此,干挂VIP复合板系统能够较好地避免VIP发生刺穿、划破的风险,且通过密闭的空气腔,形成额外的保温层,对于整个墙体系统来说,更加高效节能。
其他文献
该文从街墙景观规划角度出发,提出了街墙和街墙景观的概念,通过对构成街墙景观要素的分析与考察,以研究和创造富有艺术性的实用、生动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把城市设计与控制
小城镇发展问题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苏南地区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历史悠久.但在城市与乡村日趋融合的今天,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环境
该文以珠三角住区户外休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在提出问题部分,对住区户外休憩空间概念,休憩及其相关概念、类型,休憩活动与场所、
住区是与绝大部分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但从目前来看,城市中许多老旧住区的居住环境与高速更新的城市空间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脱节,同时还存在缺乏整合、室外混乱、空间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20世纪末期越来越得到各国的共识,生态建筑观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生态建筑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
该文研究的对象是当代小城镇建筑风貌设计.随着人们对城镇形象的日益关注,建筑风貌设计开始成为现代小城镇建设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
该论文的课题研究界定在中国现阶段大中城市高校住区的老年知识分子户外交往空间方面,希望通过分析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老年人在住区户外空间交往中存在的差
住宅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也不断在努力.在"功能主义"引领的时代曾经被忽略的人类个性随着"参与思想"介入住宅设计,而重新得到重视,参与式设
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大部分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持续时间长.地表被水流侵蚀切割成千沟万壑状,而该地区的大部分村庄就位
论文拟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历史地段的保护为中心,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正反实例为线索,追踪和探索在动态保护历史地段的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其演化规律,进而提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