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语境中的犯罪本质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的核心概念,也是最近刑法学界的争论热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去留,不仅仅影响这犯罪概念的定义,更是直接关系到犯罪构成的发展或者重塑。因此,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命运对于我国刑法理论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新刑法的施行、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针砭日益激烈为背景,通过对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和相关学说的梳理、分析,主要针对坚持刑事违法性为犯罪本质特征,和以“法益侵害”替代“社会危害性”的主张加以反驳,论证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我国刑法犯罪本质特征的合理性和社会危害性理论的不可替代。?第一章,本文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相对应,其中,犯罪本质特征侧重强调的是犯罪特征的重要性,犯罪的本质特征正是我国犯罪概念所反映的一系列基本特征中的最重要特征,是在其中起到基础作用的特征。社会危害性一直作为刑法的法学概念发展至今,在苏联和我国刑法中得到重视并衍生为犯罪概念的核心。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客观结合性和其理论核心性无疑是其优势所在,而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核心地位反映到犯罪的三特征中,无疑强调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本质特征的地位。?第二章,本文叙述了学界学者们对于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诸多质疑,这些质疑多是理论上的,包括对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社会危害性的非规范性等。?第三章本文针对质疑社会危害性论者的观点,主要针对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法益替代说的本质特征地位进行了反驳,针对“法益”概念,笔者认为:“法益”欲取“社会危害性”概念进而代之,但是法益的内容仍然是不确定的,法益更多的体现了实质价值判断的需求而非形式判断的需求,不仅法益侵害说无法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本质特征”这一命题正名,其自身替代社会危害性仍然是正当性也值得学者们再度考量。?第四章和结语部分,本文针对社会危害性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可协调性、内容的确定性展开论述,笔者认为:社会危害性几乎贯穿了我国刑法的刑事立法、司法、执法的全阶段,它弥补了罪刑法定实际上的局限和不足,使我们在刑法中找到了人性的、价值的因素,使刑法不至于过于僵化。只要我们妥善处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本质特征与刑事违法性两者的关系,社会危害性依旧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司法过程中,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共同作为定罪量刑的评判标准,刑事违法性的形式判断为主体,社会危害性的价值判断作为出罪依据为正确定罪量刑提供实质保障,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当之无愧。?
其他文献
无论是山岭微丘隧道还是岩质城市地铁的修建都会涉及到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和设计都需特殊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隧道附近有重要的地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情况更需要特殊处理,所以
结合实际工作,对关联交易进行优点与缺点的分析,提出减少关联交易的方法与途径。
对大型仪器的安全使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从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出发,强化大型仪器的管理。通过认真分析大型仪器使用中
社会支持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从其他个人、团体或社会组织中获得的物质、情感、信息和归属等方面的支持。近年来社会支持受到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国内外出现了大
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了102例早期梅毒,对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总量1200万u与1600万u疗效无差别,建议二期梅毒采用PG每日30万u肌注的治疗方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成为最新的辅助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在“新课标
在地质调查野外地质作业中常常会遇到实测剖面分层太细,导致米格纸上尺规作图的剖面不精确,更因条件限制,室内成图难免遇到计算失误、界线不清等情况,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中的问
分析了超级稻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势,阐述了兴宁市超级稻种植中实施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条件,并总结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要点,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染织艺术是为了发展、追求和表现具有美感的面料,而设计是将材料、功能、工艺、技术等直接物化为美的色彩与形态。本文就染织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做出分析,介绍了几种中国画元
<正> 一、前言享有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也是国家人力或人才资本建设最重要的基石。保障国民健康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