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调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剖是调整吸水剖面和调整产液剖面的简称,是指采用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压裂、分层堵水等工艺措施,调整注水井各油层的注水量,调整各油层的压力、产液量,以缓解层间矛盾,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油田大多是采用注水开发的,油层是不均质的,注入油层的水常常为厚度不大的高渗透层所吸收,吸水剖面很不均匀。为发挥中、低渗透率层的作用,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就必须调整注水油层的吸水剖面,即封堵高渗透层,这就是调剖驱油。调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水驱效果,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剂,降低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吸水能力,其主要的作用即为了调整吸水剖面,缓解层间矛盾。
  大多数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大多数的油井的含水率都已经较高,同时油藏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也比较严重,造成了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带向生产井的突进,严重的影响了注水开发的效果。为了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层间矛盾,充分发挥同一层系中不同渗透率油层的生产潜力,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各种调剖设计技术,针对我国油田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理论研究,并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油田的现场实践经验,在调剖过程中进行完整的优化设计,对改善油田调剖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联聚合物调驱是采用驱油和调剖的有机结合,使用聚合物驱和交联剂使之在地层内产生缓慢交联,形成交联聚合物凝胶。交联聚合物溶液在成胶前具有黏度低,注入性好,有利于现场施工等优点,在大量交联聚合物注入过程中,弱交联和未交联的聚合物溶液在孔道中流动会产生像聚合物驱一样的驱油效果,从而起到驱油作用;交联成胶以后具有比较高的强度,足以对高渗透层起到封堵的作用,提高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程度地改善油藏非均质性,起到调剖作用。
  优化设计就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众多设计方案中来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做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要追求的性能目标,来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通过结合油田现场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利用各种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西达里亚油藏的概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DK15井组进行了交联调剖优化设计,通过选取一个五点法井网的非均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做了水驱、聚驱及交联聚合物驱的参数敏感性研究。为了实现最优化的目的,要求在注聚合物和交联剂成胶的开发方案中设计更科学合理,在本文中使用了单因素实验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试验设计方法可定量的分析出多因素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以及其交互作用对交联调剖的影响程度。通过结合响应面方法,对各个不同方案的段塞组合进行回归,可以得出相关的因变量,以提高增油量为目标函数的方程,同时结合调剖、调驱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模型进行回归得到了相应的图表和结论。对不同的方案做经济效益分析,结合油田实际情况,选出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针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组成,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的五元体系Na,K//Cl,CO,BO-HO298K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体系298K时各组份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的密度、粘度、电导率、折光率和pH值等物化性质,并以KCl为共饱相绘制了该体系的等温溶解度图、水图、钾图和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组成图.将pitzer理论应用到高浓度、多组分复杂体系,并针对该五元体系的特征,采用三元体系溶解度
学位
该文合成了以钯(Ⅱ)为中心离子,以2,2一联吡啶(bipy)为第一配体,以天冬氨酸根(Asp2-)、甘氨酸根(Gly-)和赖氨酸根(Lys-)为第二配体的三个固体三元混合配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个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Pd(bipy)(Asp)、[Pd(bipy)(Gly)]Cl·2HO和[Pd(bipy)(Lys)]Cl·
学位
作者制备了复合CaO-FeO/γ-AlO负载型再生烟气脱硫剂.在600℃下对模拟烟气进行了脱硫研究,硫容达7.7﹪(wt),脱硫反应后可用CH再生直接回收单质S.所得脱硫剂有较好的脱硫再生性能,经4次脱硫再生循环,平均再生率达81.3﹪.脱硫剂中引入Fe可以通过催化SO氧化反应而改变了CaO/γ-AlO脱硫剂脱除SO的反应历程.Fe与CaO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大大提高了脱硫剂对SO的脱除性能.
该论文研究了经由共沉淀法、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SrCeO粉体的实验条件,在对制备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不同反应组分在制备过程中的分相趋势是影响纳米SrCeO粉体合成效果的关键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善制备工艺,大大减小了分相趋势的影响,成功地合成出纳米SrCeO粉体,并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SrCeO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分相趋势将破坏异种组分混合的化学均
学位
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下,随着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稠油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石油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稠油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前苏联等国家地区。我国稠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在松辽盆地(辽河)、渤海湾(胜利)、准噶尔(新疆)、南襄(河南)、二连(内蒙)等15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区块,稠油开采具有很大潜力。我国稠油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地质构造的断层多,油水系统复杂,开采难度较大。自20世纪
学位
近年来,国内外稠油开发技术进步很快:蒸汽吞吐、蒸汽驱、碱驱、聚合物驱、混相驱、火烧油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以及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FAST)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是目前稠油开采的主体技术。本文主要进行新疆油田红浅一井区红一6区块八道湾组开发后期调整研究。在生产动态分析、开发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八道湾组后期的开发调整方案,最终提供一套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