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Pd(bipy)(Aa)(Aa=Asp、Gly、Lys)及其与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研究

来源 :沈阳化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合成了以钯(Ⅱ)为中心离子,以2,2一联吡啶(bipy)为第一配体,以天冬氨酸根(Asp2-)、甘氨酸根(Gly-)和赖氨酸根(Lys-)为第二配体的三个固体三元混合配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个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Pd(bipy)(Asp)、[Pd(bipy)(Gly)]Cl·2H<,2>O和[Pd(bipy)(Lys)]Cl·H<,2>O.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规律.三个配合物均出现四个主要特征峰,且有类似的吸收峰形状,向配合物中加入DNA溶液后,配合物在206nm附近的最大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红移并同时减色,而且随着DNA浓度的增大,红移和减色更明显.推测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主要为插入方式.用荧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不同DNA浓度下的变化规律,配合物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会发射荧光,且配合物的相对发光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对三个抗癌配合物进行荧光法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配合物/Eth/DNA三元复合物与Eth/DNA二元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之比随着配合物与DNA总浓度比值的增大而减小,且当配合物与DNA总浓度的比值小于100时,荧光强度之比均小于50%.计算出各个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其数量级均在10<6>~10<7>,说明三个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以此推测出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表征常数,并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针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组成,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的五元体系Na,K//Cl,CO,BO-HO298K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体系298K时各组份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的密度、粘度、电导率、折光率和pH值等物化性质,并以KCl为共饱相绘制了该体系的等温溶解度图、水图、钾图和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组成图.将pitzer理论应用到高浓度、多组分复杂体系,并针对该五元体系的特征,采用三元体系溶解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