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行,路基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为保证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有必要对冻融循环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以深季节冻土区路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路基地温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冻融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路基温度场,以及动力荷载作用下路基应力场和动位移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深季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的理解,为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采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哈大高速铁路路基,建立了无砟轨道铁路路基二维模型,并用于研究减振技术的有效性,对加固的范围以及加固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提高路基基床表层模量有利于减小路基振动,且当基床表层模量超过5GPa时,其对减振的影响不再明显,这意味着对基床表层加固到5GPa时,既能起到减振作用,又能节约成本。加固块厚度越大,减振效果越明显。随着加固块埋深加大,减振效果逐渐减弱。当埋深超过1m~1.6m时,路基振动反而增大。总体而言,本研究验证了在轨道下一定范围内安置加固块以达到减振的效果。  然后,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动力响应影响因素。根据哈大高铁地表温度的统计值,并结合地温的上升趋势,预测了哈大路基温度场的分布。将数值计算的稳态温度场结果(基于30年的温度计算)作为初始条件添加到路基计算模型(有砟和无砟轨道路基模型)中以实现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耦合。研究了路基高度,路基坡度,有砟和无砟轨道以及不同列车轴重对路基动力响应(动应力,动位移)的影响。
其他文献
桥梁工程中基桩往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偏心弯矩等复杂荷载作用,其受力特性较单一荷载情况下要复杂得多。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理论与数值模
钻爆法作为隧道开挖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爆破震动。爆破震动不仅直接影响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危及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分析爆破震动对建筑
可靠性理论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及应用,考虑渐进破坏机理的边坡可靠性研究正逐渐展开,也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土性参数的不确定性
我国寒区大部分公路铁路通过高温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除了冻土热融沉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列车动荷载。本文通过对不同围压、激振频率、温度和含水量的冻土体进行动力测试,分
作为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是,目前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多强调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如顶点侧移或层间侧移),并以此为
钢筒仓结构广泛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中散装物料的储存。将仓筒壁通过支架支承于柱子的仓壁支架支承筒仓是柱支承筒仓的一种常见形式,构造简单,用于小型筒仓十分经济。本文对两
受压薄钢板局部屈曲问题是钢箱梁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钢结构力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佛山平胜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主跨350米)的钢箱梁独塔自锚式悬索桥,钢加劲梁受到
湿喷桩因其在施工、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含结构物路段、桥头过渡段和地质条件较差特殊路段中发挥着巨大作
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地下工程(铁路隧道、公路隧道、矿山井巷、水工隧洞、国防和人防工事、市政信道、城市地铁及地下商业建筑等)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应用。由于地下工程所处的
柱脚是钢结构上部主体结构与下部基础连接的重要节点。目前设计钢结构柱脚时仅考虑单向弯矩作用,但随着空间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钢柱脚的双向受弯性能必须考虑。但是国内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