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结构局部变形概率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是,目前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多强调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如顶点侧移或层间侧移),并以此为基本指标用于结构抗震设计。如何保证构件在各水准地震下的局部变形同样处于设计期望的水平,目前尚未认真研究。 本文针对一严格按照我国规范设计的设防烈度为八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的多层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念出发,以国外新近开发的结构非线性分析工具OpenSees为平台,利用统计和概率分析手段,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过分析结构在大样本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各反应量特别是局部反应量的统计特征,得到了各反应量的具体概率分布形式、代表性的数字特征以及其他一些反应规律,并以此统计特征和规律作为后续分析的评价指标和依据; 第二,评价我国抗震分析时所采用的“3+1”选波方法(即选用三条天然地震波和一条拟合目标谱的人工地震波)对控制构件局部变形能力方面的合理程度。主要结论为:当我们在工程设计中,采用“3+1”结果均值来估计结构及构件变形时,其结果基本上都位于对应反应量总体概率密度(由大样本的反应结果拟合得到)较大的区域,反映了结构、构件较可能发生的变形。但对于部分反应量特别是构件的局部反应,“3+1”结果的均值很可能略微小于大样本结果的均值; 第三,对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中的部分内容,如Pushover分析时的侧向力分布形式、目标位移的选择等从局部反应角度进行评价。主要结论为:当侧向力分布形式选择瞬时振型组合模式(本文模式C),目标位移取时程分析所得最大顶点位移的均值+标准差时,得到的结构及构件的变形最接近大样本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果和统计规律。
其他文献
碎石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但碎石桩本身没有粘聚力,需要桩周土体提供环向约束力才能具有竖向承载力。工程实践证明,对于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软土地基,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因为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做到了轻型节能适应功能变化需求,符合墙体改革方向,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展对于这种新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变截面桩,支盘桩具有非常突出的抗震性能。但由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住宅体系顺应我国节省用地、墙体改革、建筑节能、工业废渣利用的基本国策,建筑功能要明显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框架结构体系,具有技术经济
尽管软土地基参数值的一般确定方法是室内土工试验或原位试验,但其扰动大、误差大的缺点会导致参数取值有很大的偏差,将使预测软土地基沉降量的工作出现困难。一种方便、准确
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出发点,讨论了一般新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基本工作程序与模式。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新趋势,重点探讨了建筑结构加固与整修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基本特点
桥梁工程中基桩往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偏心弯矩等复杂荷载作用,其受力特性较单一荷载情况下要复杂得多。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理论与数值模
钻爆法作为隧道开挖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爆破震动。爆破震动不仅直接影响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危及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分析爆破震动对建筑
可靠性理论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及应用,考虑渐进破坏机理的边坡可靠性研究正逐渐展开,也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土性参数的不确定性
我国寒区大部分公路铁路通过高温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除了冻土热融沉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列车动荷载。本文通过对不同围压、激振频率、温度和含水量的冻土体进行动力测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