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能偏好对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影响研究——基于比较的视角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智能时代产业革命的到来,各国从生产形式、组织模式到人才需求都在发生强烈的变化,人才结构由分层到扁平、技能操作方式由低端到高端日益成为了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人才工作模式的根本性特征,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局而根本的影响。比较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借鉴别国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瑞士、奥地利为研究对象,以技能形成理论、社团主义理论为依据,在梳理两国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从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移趋势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趋势两个维度,对比两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差异。并由此搭建研究框架,分析两国在第三轮产业革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更迭背景下的技能偏好选择,进而对智能制造生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反思。
  其次,基于上述研究框架对两国面对第三轮所选择的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瑞士以大型企业为主导,在大型企业雇主的技能偏好选择与弱行业保护政策的影响下,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一般技能培养和技能持续更新。奥地利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在中小企业雇主的技能偏好选择之下实行强行业保护政策。两国主要企业对于主导技能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两国在应对产业变迁和结构调整时的能力与策略的明显差异。
  最后,研究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对比以上两种模式,总结其经验与不足,明确在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作用下,两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路径。这对于智能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消费安全、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传统的食品生产工艺已逐渐被“机械+食品添加剂”所替代,这代表着时代的进步,但也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同时,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对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食品消费目的已从温饱转向健康,从“吃饱、吃好”转为“吃
学位
随着上世纪高校扩招热潮的出现,高校规模及总人数都呈不断攀升的趋势,伴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高校安全形势,这就对目前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宿舍是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学校宿舍安全管理也是目前高校评比中非常重要的考核维度,因此,提高宿舍的安全管理水平是现阶段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T大学宿舍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以无缝隙组织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对T大学宿舍安全管理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商标资产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重大的经济财富。多年来,天津市属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商标资产覆盖行业范围广泛,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中,有形资产常常能够得到更多关注,无形资产的价值由于评估难度大,往往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甚至被直接忽
学位
推进和落实征兵政策是党和国家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同时,应征入伍也是每个适龄青年的责任和义务。推动施行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征兵数量和兵员质量潜在的条件。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用来鼓舞青年和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由近年来的施行情况来看,推行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力,它提高了应征入伍青年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应征入伍激情
学位
关于绩效考核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均有很多研究和分析,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也被大量的推广。但对于学校这一特殊的事业单位,其绩效考核及考核指标的设计与企业以及政府都有着一定差异,学校更是有别于普通的事业单位,具有更强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目前关于学校绩效考核的研究多停留在浅层次,对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应试教育为主的育人机制正在向以培育实用
学位
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各领域迅速发展。经济法的建立能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稳定性。因此,对经济法必须给予重视,并全面分析市场经济行为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围绕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开展分析,并阐述了维护流程及要点。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改革的主流战略,世界先进国家试图通过促进经济绿色化转型恢复本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突飞猛进增长的同时也承受着传统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系列后果,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成为制约民生福祉改善的短板。为实现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长远、协同发展,我国经济亟须实现绿色化转型。  发展绿色经济定
学位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催生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新经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新型工科人才做支撑,高校是人才诞生地,教育是基础驱动力,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等措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出社会紧缺人才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产业学院就是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形式,在新工科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变革和人才需求转变等时代问题的有力回应。新一轮工业革命、技术革新和国家发展战略变革呼唤高等工程教育的全新转型发展。为培育引领未来工程发展、契合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工程人才,从根本上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代需求的契合度,有必要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路程进行梳理,通过研究与反思探究事物布局、动因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寻求路径优化与解决问题策
在知识爆炸式增长、科技与信息迅速迭代、新兴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各国都强烈意识到高等工程教育人才是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关键,谁掌握了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的最重要的资源,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是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最关键环节。  本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化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系统优化理论,分别选取天津大学、上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