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菌的筛选及抗氧化发酵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柑橘、葡萄、猕猴桃、桑葚、竹叶、松针和水杉叶中筛出19株内生酵母,经比较发现,从桑葚中筛出的酵母菌株CSA是一株抗氧化效果较好的酵母,它的三种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其它酵母。通过测定实验室保藏的3株醋酸菌自由基清除能力,选出BTRM菌株作为发酵菌株。利用抗氧化平板法对实验室保藏的11种乳酸菌进行筛选,选出抑制圈小的R4菌株作为发酵出发菌株。通过对三株出发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和18s rDNA的比对,确定酵母菌株CSA为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醋酸菌BTRM菌株为醋酸纤维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乳酸菌R4菌株为开菲尔乳酸菌(Lactacillus kefiri)。对于原料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处理为竹叶4%,松针6%,打浆时间为30s,60℃浸提4h。对于单菌种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酵母培养的最适生长条件是蔗糖12.5%,酵母粉0.4%,发酵温度27℃,接种量5%;乳酸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5%的接种量,发酵温度27℃;醋酸菌最适发酵条件为5%接种量,温度为30℃。通过对复合发酵条件的研究,我们发现乳酸菌接入时间越早发酵越彻底,越能提高自由基清除效果;醋酸菌接入时间越晚发酵反而越彻底,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适发酵条件为:在发酵原液中加入蔗糖125g/L,酵母粉4g/L同时接种5%的酵母菌和5%的乳酸菌,在27℃下发酵三天后接入5%的醋酸菌,30℃发酵七天。复合发酵液中各种自由基半清除率分别为:超氧阴离子0.004 mL/mL;·OH 0.007 mL/mL;DPPH·0.005 mL/mL。通过提取原料黄酮及原料黄酮与抗氧化效果的关系,得出原料黄酮对发酵液抗氧化效果的贡献甚微。通过对三个菌种复合发酵与各菌种单独发酵的比较,发现复合发酵DPPH·清除效果约等于三个菌单独发酵的和,其中酵母的贡献最大为50%,乳酸菌和醋酸菌的贡献相当为25%。
其他文献
苏州弹词说唱兼备,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说唱艺术,虽以说为主,但唱在抒发人物感情和满足听众欣赏要求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数百年以来,苏州弹词唱腔以曲调璀璨,流派纷呈而享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大市场都急切的需要大量的营销专业型人才。但是怎样做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营销人才呢,这就给高等的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
龙眼核占龙眼果实重量的17%,但在龙眼加工或鲜食时龙眼核大多被丢弃,没有得到综合利用。本论文以龙眼核为实验材料,分析了龙眼核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重点研究了龙眼
近年来,随着深井数量增多,在已经下入套管的井中继续钻进造成套管内壁的磨损是深井钻井期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准确地预测套管的磨损程度及磨损剩余强度对于深井套管的
本文简单梳理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合规理论。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
代际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生发展的重要话题。由于其更多地体现出社会问题属性,所以一直以来主要为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关注并研究。但是,笔者认为,从历史
本文基于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 ,运用万物有机联系和系统发展的观点将流行于民众间的够级方法与油气勘探系统进行了初步地对比研究 ,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素材为油气勘探系
生产系统是工业制造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生产成本、生产敏捷性以及产品交货期等。生产系统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生产管理所
商品经济本身就是风险经济.企业经营活动发生许多的不确定性,企业所面临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风险,充分认识企业风险,如何应对和规避风险,是当前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酸乳饮料是各类乳制品中所占比重非常大的一类产品,但有关酸乳饮料在货架期间感官品质和物化参数的变化研究国内外都很少,而这些研究对成功预测酸乳饮料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