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皮激素滴度对家蚕幼虫蜕皮进程的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的表皮或外骨骼位于体壁最外层,对昆虫虫体起着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延展性,表皮又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因此,在发育过程中,昆虫需要多次的蜕去旧表皮与合成新的表皮,这个过程称为蜕皮。蜕皮是昆虫生长发育的基本生理现象,主要受蜕皮激素诱导。蜕皮激素是昆虫体内最为重要的两类激素之一。在昆虫蜕皮期,蜕皮激素并不是持续性存在,而是以“脉冲”方式(pulsatile manner)分泌,即在蜕皮前期,血液内激素浓度快速增加,然后又迅速恢复正常水平。这种浓度的改变会激活不同的蜕皮激素响应因子,调控不同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昆虫的蜕皮进程。因此,蜕皮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随着激素浓度波动所发生的改变对昆虫蜕皮进程的正常进行是十分关键的。
  目前,关于蜕皮激素上调对蜕皮过程中相关机制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而关于蜕皮激素下调对于昆虫的变态与发育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在蜕皮激素滴度最高水平(D3)阶段注射外源的蜕皮激素,从而延长蜕皮激素作用时间,从表皮结构组成以及分子水平去探究蜕皮激素下调对于家蚕蜕皮的影响,最后针对表皮蛋白CPH家族成员CPH42进行表达调控与功能的验证,取得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蜕皮激素浓度对幼虫蜕皮表型的影响
  在蜕皮过程中,基于HE染色和几丁质染色,本文首先检测表皮结构变化与蜕皮激素浓度的关联。发现食桑期A阶段表皮结构连接紧密,蜕皮激素滴度逐渐上升至C1阶段,表皮结构开始变得疏松,旧表皮逐渐降解,与上皮细胞开始分离,直到D3阶段时,蜕皮激素滴度已达到最高水平,紧接着开始下降,此时旧表皮已经大量降解,当蜕皮激素滴度下降至E2阶段时,大量的新表皮已经形成。在蜕皮激素浓度开始降低时(D3),注射不同浓度激素能显著抑制旧表皮的降解以及新表皮的形成过程,从而延长幼虫的蜕皮时间。
  2、蜕皮激素浓度对表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蜕皮激素脉冲对幼虫蜕皮的影响,本文通过转录组分析蜕皮激素滴度降低过程对表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共组装得到转录本18414个。利用DESeq2对不同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与E1时期相比,D3时期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383个,下调基因889个;E1与人为注射蜕皮激素后6小时相比,上调基因为499个,下调基因为689个。通过维恩图分析发现,478个蜕皮激素下调基因在正常的D3至E1发育过程中上调表达,237个蜕皮激素上调基因在正常的D3至E1发育过程中下调表达,由此说明,人为的提高蜕皮激素滴度将会延缓家蚕的发育进程;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均富集到表皮结构组分中,并发现这类表皮结构相关基因基本都是表皮蛋白;通过热图分析,外源的蜕皮激素不仅抑制表皮蛋白的上调表达,而且也抑制了转录因子的表达,由此认为,蜕皮激素通过抑制转录因子的表达来调控表皮蛋白的表达。
  3、家蚕表皮蛋白基因BmCPH42的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
  本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表皮蛋白基因BmCPH42,通过qRT-PCR分析BmCPH42在各个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发现该基因在E2时期高表达,同时分析了该基因在E2时期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发现在表皮和气管丛中高量表达;当人为的改变蜕皮激素滴度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基于转录组和ATAC-seq结果显示,转录因子βftz-F1以及HR38可能参与BmCPH42基因表达的调控。进一步,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家蚕胚胎中敲除βftz-F1以及HR38基因,能显著抑制BmCPH42基因的表达。另外,本文当BmCPH42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当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并没有出现个体水平表型的变化,由此说明表皮蛋白基因数量众多,该表皮蛋白基因功能冗余。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发现在蜕皮过程中,人为的提高蜕皮激素滴度会抑制新表皮的产生,以及旧表皮的降解,从而延长蜕皮时间;转录组分析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发现外源的蜕皮激素通过抑制转录因子来调控响应的靶基因的表达;BmCPH42基因是在蜕皮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基因,该基因的表达调控受到蜕皮激素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为鳞翅目昆虫的蜕皮与变态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证实了在家蚕蜕皮过程中蜕皮激素下调有助于新表皮的形成,以及旧表皮的降解。
其他文献
摘 要:基层流通图书站是开展“全面阅读”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传播知识文化、提高全民综合素养的光荣使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由“结构化”转为“标题化”,更多的人追求着来自网络的“快餐式”阅读,这样便导致基层图书流通站的“边缘化”,为此,认真研究基层图书流通站建设的定位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图书流通站 建设 定位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世界阅读量最高的国
期刊
摘 要: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凝结和提炼出企业内部的文化特质,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更高价值和更大影响力的软实力。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可以从认知企业文化角度循序渐进展开。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 特质 职业观培养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决定了现代企业生存
期刊
已知有机生物的生长、发育、繁衍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而这些条件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摄入的这些物质中有主要提供能量的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大量营养元素;也有生命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例如维生素,辅因子和大多数矿物质)。哺乳动物摄入的食物(动植物)为其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其中微生物作为肠道共生菌给宿主提供了微量营养元素,或帮助宿主吸收利用食物的营养元素。所以有机生物体内的微生物会影响到宿主的生理代谢活动,乃至健康状态。用哺乳动物系统地研究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和机理是困难的。因为这些生物
摘 要:一个企业,在其文化建设工作中,新闻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新闻宣传工作的落实到位,不仅仅可以让整个企业的风气更加健康、良好,更能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各企业领导层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就文化建设新闻宣传这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与状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且适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队伍的建设以及创新工作的发展势头更加的良好。而本篇文章,就主要从企业新闻宣传工
期刊
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多种鳞翅目昆虫,具备成为生物杀虫剂的特性。目前真菌杀虫剂几乎均以分生孢子为有效成分,但莱氏野村菌产孢需要特殊的生长条件,影响了其在生防中的应用。2012年,重庆大学王中康教授团队成功诱导出了莱氏野村菌微菌核(Microsclerotia,MS),可作为真菌杀虫剂有效成分。从此后,微菌核的形成机制成为研究热点。
  普遍认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氧化应激是刺激菌核形成的关键诱导剂。NADPH氧化酶
摘 要:随着企业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酒店企业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外资酒店大举登陆中国市场的同时,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为本土酒店企业员工所认同并不断提高酒店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本土酒店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本土酒店企业文化基因识别做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本土酒店 企业文化基因 识别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
期刊
摘 要:党员档案是党组织了解党员政治情况的文字资料,是党员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每个中共党员政治生活的缩影,是记录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程变化的重要材料,更是党员身份的重要凭证,发挥着独特的政治作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正是党的建设业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如何推进党的建设业务管理能力提升,正是目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主要结合党员档案管理进行简要分析,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党员档案管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文献原文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文献传递  在网络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了新的图书馆业务—文献传递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的核心机构相继涌现出来,如全国高等院校图书文献保障体系、中国人文社科文献中心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一些地区也正在深入进行探索和发展,期待走出适合本地特色的乡村建设之路。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以政府上层设计为主、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而乡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地域性文化考量不足。社区营造是国际及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富有成效的模式,探索社区营造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我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社区营造 乡村
期刊
摘 要:现在移动互联网模式正在深入各大房地产企业,其中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诞生出的新名词“微营销”成为热门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如皋城北街道的几大房地产的微营销现状,再重点截取如皋万豪·臻品项目微营销战略,试证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房地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 微营销 房地产 如皋万豪·臻品  一、新媒体(运营)概念  1.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传统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