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色彩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作为重要的影像造型语言之一,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及深层次的表现意义与价值。首先是基本的再现作用,景物色彩经由镜头呈现于画面,使得客观世界的色彩得到真实的还原。其次,色彩的色相、明度等属性给人直观的视觉感受,这种直觉感受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心理,形成思维性的视觉判断。同时,不同民族及地域文化的差异,也使色彩蕴藏了巨大的文化烙印,这些烙印是来自生产经验、地域特征、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差异的影响,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内涵。因此,电影中的色彩,在不同剧情背景下,在表现场景、人物的特征上,不仅具有再现的表征作用,其产生的视觉心理结合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更具有表现性的艺术价值。电影中的“表现性色彩”是一种情感性表达,能跨越光与色的物理属性,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传递心灵的呼应。“表现性色彩”也是一种象征性表达,创作者对色彩的主观应用带给观众深层次的解读空间。电影中的表现性色彩应用方式多样,可从色彩基调、色彩配置、对比关系,视觉心理与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当然,其背后的深层表意作用绝不能够抛下影片内容孤立而谈。明度、纯度一致的色彩,应用在不同影视作品中,即使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因影片剧情、主题差异,导演创作风格的偏好,该色所传递的深层表意也是千差万别的。本文聚焦在“表现性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方式及意义上,围绕色彩基调、色彩构成、色彩的象征性与深层含义、结合个人创作四个方面展开,前三个章节采用例证结合的研究方式,分别结合大量影片及影片中的具体片段予以分析。最后结合个人创作的剧情短片,通过实践印证上述研究。个人创作剧情短片《假证明》将表现性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短片讲述了女主人公沈桃芝在大学期间,因为一张“抑郁症”假证明而遭受的不幸经历。通过强化色彩基调、色彩构成等技巧,使本片的表现性色彩有效地渲染了剧情。色调随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而变化,是其心境的外化表现。人物服色、环境色间的色彩构成方式及重点色块,是塑造人物性格、形象的重要手段。影片中的色彩在形成一定视觉张力的同时,凸显表现性色彩在叙事、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对烟峰水电站的闸址、引水线路、厂房的选择工作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找出经济安全的综合方案,为电站的长期效益发挥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并从实际工作中提取了重要
随着水平井在各类油气藏大量推广应用,暴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由于水平段非均匀产液/注入,进而引起气水过早突破,导致产油/气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水平井的产能发挥
生态科考对推动人类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加速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推动各
研究目的:我国现在主要参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试与评定,在一段时间里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幼儿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情况来看,现行的
本文首先对实践育人的内涵进行了简述,进而指出当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环节中存在的偏失,最后重点围绕高职院校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进行探讨。
泡核沸腾能够为压水堆堆芯提供期望的高传热系数,但是当壁面热流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气泡会聚集在加热壁面,气泡层会导致传热的恶化,即发生偏离泡核沸腾(DNB)。此时壁面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