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以及ACE的基因型。  方法:入选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AD患者作为AD组,52例MCI患者作为MCI组,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52名AD患者、52名MCI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均于清晨安静状态空腹12小时后抽取静脉血6ml分别置于2管中待用,3ml血液样品转移到涂有肝素的离心管中,35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80℃的冰箱保存,完成血清ACE活性检测。另外3ml置于含有EDTAK(或EDTANa4)的抗凝管中-80℃冰柜冷冻保存,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完成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比三组AC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  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AD组患者血清ACE活性24.70±6.80U/L,MCI组患者血清ACE活性22.14±4.64U/L,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ACE活性21.53±5.12U/L。AD组血清ACE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血清AC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表明:52例AD患者中,Ⅱ基因型24例(46.15),ID基因型20例(38.46),DD基因型8例(15.38),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5.38和34.62;52例MCI患者中,Ⅱ基因型12例(23.08),ID基因型24例(46.15),DD基因型16例(30.77),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46.15和53.85;52例健康对照者中,II基因型5例(9.62),ID基因型20例(38.46),DD基因型27例(51.92),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28.85和71.15。AD及MCI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AD组的II基因及I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CI组的II基因及I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基因观察结果表明:28例男性AD患者中,Ⅱ基因型14例(50.00),ID基因型11例(39.29),DD基因型3例(10.71),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9.64和30.36;24例女性AD患者中,Ⅱ基因型10例(41.67),ID基因型9例(37.50),DD基因型5例(20.83),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0.42和39.58;AD男性和女性患者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32例男性MCI患者中,Ⅱ基因型8例(25.00),ID基因型15例(46.88),DD基因型9例(28.13),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48.44和51.56;20例女性MCI患者中,Ⅱ基因型4例(20.00),ID基因型9例(45.00),DD基因型7例(35.00),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42.50和57.50;MCI男性和女性患者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与AD及MCI发病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及Ⅱ基因型可能是AD及MCI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成功建立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肾细胞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在散发型肾透明细胞癌和希佩尔-林道(VHL)病中,VHL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常常突变和失活。VHL基因的信使RNA可以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