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作为中国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方便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我国高中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而且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不能用目的语流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作为中国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方便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我国高中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而且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不能用目的语流利、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最早是2000年由从丛提到的。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相继对其展开调查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关注的是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高中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究较少,现有研究高中阶段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是从教材和高中生的角度展开研究,从高中英语教师展开研究的不多。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就要掌握良好的英语基础,避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且笔者自己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高中生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笔者想通过此次研究探究教师这一影响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因素,故笔者针对高中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展开研究。本研究先对河南省开封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四个班共计120位学生进行文化测试,诊断学生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接着随机从每班抽取两名学生,共计八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可能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为后面从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展开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接着测试上述四个班的4名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课堂观察,通过比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中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频次来确定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重视中国文化,分析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行为与高中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关系。研究显示,学生文化测试均值13.37分,远低于及格分24分(及格成绩按满分40分的60%计算,及格分为24分),及格率仅4%,确实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由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可知,“教师文化测试成绩”和“该班学生文化测试成绩平均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49,意为两者之间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显著水平是0.026,表示“教师文化测试成绩”和“该班学生文化测试成绩平均分”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说明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会影响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中讲授中国文化频次总计”和“该班学生文化测试成绩平均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000,意为两者之间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显著水平是0.000,表示“教师课堂中讲授中国文化频次总计”和“该班学生文化测试成绩平均分”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这表明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中国文化失语有影响。通过访谈可知高中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意识不强,会影响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从教师的角度看原因有三,一是教师自身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二是教师本身对中国文化重视不够;三是教师课堂上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讲解较少,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建议教师要转变对文化教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教学观,主动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中国文化的内容;教师要正视自身文化素养的不足,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与学生共同进步;在教学行为方面,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科书,多搜集相关介绍文化内容的教辅,让学生在课下阅读英文版中国名著和国内出版的英文报纸,如《21世纪英文报》、China Daily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广泛学习中国文化,使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有所好转。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鲁棒自适应控制的一个理论问题:具有未建模动态、静态关联项及动态关联项的时变关联系统的鲁棒分散自适应镇定问题。 考虑由N个时变子系统组成的关联系统,第i个子系统表示如下:其中ui(t),yi(t)∈R分别表示第i个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Ai0(s,t)=sni+sni-1ai,ni-1(t)+…+sai1(t)+ai0(t),Bi0(s,t)=smibi,mi(t)+…+sbi1(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课程中,教师反馈一直是传统的写作批改方式。近年来,写作在线自动评分系统得到诸多英语教师的青睐,但对写作教学中机评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对象集中在大学,高中英语写作是否适用网络机评,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为探索适用于高中的新型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本文尝试把自动评分系统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写作教学实验,比较(句酷网)自动评分与教师书面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老年群体作为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体质状况、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社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快,无论从国家、社会、家庭还是老年人个体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都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不仅要保障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关注老年群体在暮年阶段的社会参与程度与对现阶段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体育锻炼作为非药物运动干预手段,对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英语写作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出运用方式之一,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功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能够将所学词汇、短语、语法知识和句式表达进行综合运用,进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目前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令人担忧。许多学生谈“写”色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词汇贫乏、语法知识薄弱、语言逻辑混乱和中式英语频出等方面。教师在
语法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对语言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语言教学离不开语法教学。传统的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演绎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呈现或解释语法规则,配以板书,举例说明,再要求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做大量操练来掌握语法。笔者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发现,传统的语法复习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课时,并且由于学生在高一、二时的语法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复习效果不佳。且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的高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语用功能是学习与传播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肩负着母语教育的责任,而情感教育功能又在素养形成、以文化人、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发内容优质的语文校本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品味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力,还能在表达交流中开拓视野,发散思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国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来,各学校都开设了内容丰富,类型
词汇是一种语言的最基础的部分,就如同建高楼需要的一砖一瓦,没有这些砖瓦,高楼是不可能建成。所以,我们在语言学习当中,首先就应该学习词汇。同样,词汇学习也是我们学习一门外语必须要经历的。并且,词汇学习也是我们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提到了高中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而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具体又分成六个要素,六个要素分别是语境、语篇、语言知识、文化、语言技能和学
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在21世纪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教育部在不同的英语大纲中都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更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为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上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见教师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不容忽视,而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讨论上,实证类型的研究也多以高等教
小学作为我国目前开设英语课程的初始阶段,小学英语的启蒙学习对学生一生的英语学习都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学好词汇。然而,目前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注重机械模仿和反复记忆,却忽略了英语单词的音形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单词拼读拼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极大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量研究已证实自然拼读法是英语国家儿童学习英语的有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