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博尔纳病毒(BDV)是博尔纳病的病原体,得名于一种地方性马脑脊髓流行病,这种流行病爆发于19世纪末临近德国萨克森城市博尔纳镇的马匹中。BDV是一种嗜神经、非细胞裂解、非分节段和归类于单股反链病毒目的RNA病毒。BDV全基因组全长大约8.9kb,包含6个主要开放阅读框。这种嗜神经 RNA病毒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1]。如今,BDV感染在包括中国[2,3]在内的全球各地的多种动物感染[4]中被报道。感染的宿主广泛的患有神经紊乱症状,从免疫介导性疾病到非炎症的行为异常障碍[5]。新生感染大鼠会出现学习障碍、情感和行为异常。这种类似于人精神疾病的症状可作为因持续病毒感染引起人的大脑功能、形态学和行为的研究理想模型[6]。 BDV的致病机制尚且不完全清楚[7]。当研究BDV感染模型的分子生物学时,RT-qPCR是应用于基因表达的最普遍技术之一。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是正确评估基因表达的一个必要条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BDV感染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筛选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 方法:体外感染BDV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中,在常用管家基因中运用标准RT-qPCR定量mRNA表达,筛选合适内参基因。在培养正常神经元和BDV感染的神经元12天后,平行分析8个常用内参基因的表达。内参基因用 RT-qPCR验证后通过4种统计方法 geNorm, NormFinder,BestKeeper,和△-Ct排序之后,运用RankAggregpackage生成最终排序结果。 结果:四种统计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geNorm排序 GAPDH&YWHAZ为第一稳定的内参基因,NormFinder和△-Ct排序 ACTB为第一, BestKeeper排序ppIA为第一。RankAggreg package最终确定ACTB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 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在BDV感染的大鼠皮层神经元中,运用PCR定量mRNA表达来筛选内参基因。在神经元感染BDV12天后,ACTB被定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更加稳定而准确的内参基因,有助于BDV基因精确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