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习近平外交思想既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也是影响国内政治形势的重要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坚持党管外交、促进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安全、繁荣世界经济、共享世界文明以及美化世界环境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于优化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对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行了如下论述:第一,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国际事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风险犹存,国际安全形态严峻,全球治理任重道远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及民族复兴进程接续推进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第二,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坚持党管外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大力加强外交队伍建设。二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正确义利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三是倡导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安全理念,倡导统筹兼顾的总统国家安全观和“共同、合作、综合、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力求世界普遍安全。四是主张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积极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以谋求世界共同繁荣。五是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大力推进世界文明开放包容。六是积极开展气候外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促进世界清洁美丽。第三,概括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特征。通过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以下特征:即坚持中国特色与把握时代主题相结合,搭建经济平台与进行政治磋商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与吸纳外来文化相结合,关注国家利益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结合,深化大国关系与拓展小国关系相结合。第四,探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而且有力回击了“中国威胁论”的错误论调;不但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其他文献
ROF(光载无线射频)技术为高速移动通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案,其应用涵盖了光纤拉远雷达系统、光子卫星通信、智能交通系统、移动蜂窝通信等领域。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
志怪小说,是继承神话小说的传统,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六朝是志怪小说的成熟和鼎盛时期,此时志怪作品数量众多,作者队伍庞大。上自皇帝,下至士众,无所不有。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虽然大都仍是“短书”,但篇幅有变长的趋势,描写手段也大大提高,题材极为广泛。后代许多故事模式都可以从这里找到雏形,思想内容上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六朝之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六朝志怪小说主要记载的是神鬼怪异故事,作为一种独立的
毛泽东是新中国外交战略与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是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毛泽东外交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奠定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而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的最新外交理论成果,是我国正在贯彻与实施的外交理论方针与政策。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与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分析习近平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二人外交思想进行比较研
新闻热线作为媒体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媒体通过新闻热线的接听工作,使它成为关注百姓生活,联系读者群众的一条“生命线”,不断地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如何做好新闻热线的接听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杀意念作为自杀风险的重要预测因子,成为预防自杀行为的关键性因素。生活事件作为外界诱发因素,对自杀意念
局部挖深12.4 m的深基坑与距基坑2.7 m的大直径顶管同步施工,场地狭小、工况及周边环境复杂,通过优化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围护变形、确保顶管、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并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由于网上购物中的消费者与电商平台商家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电商平台中的商品评论信息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城市存量空间改造也由物质空间环境优化向城市空间内涵提升转变,这赋予了新时代城市更新更加丰富的内涵特征,以及更为多元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十八大以来,建立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特色、创建优良人居环境成为了城市工作的核心导向,在此背景下推进的城市更新价值取向也向“重民生、重文化、重特色、重生态”转变。特色塑造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在城市更新